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從2009年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成功收取中銀香港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款項算起,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從起步到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日新月異。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是銀行在人民幣國際化初級階段的核心業務。它是以人民幣報關并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出口貿易結算業務,包括進出口信用證、托收和匯款等種類。2012年,國內開辦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金融機構已超過了70家,辦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達到2.94萬億元,占同期我國對外貿易總量的8.4%。這其中,中國銀行內地機構為通訊設備、電子產品、交通運輸、化工、制造、批發零售等行業數萬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約1.2萬億元,24家海外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超過1.26萬億元,客戶遍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為市場的中流砥柱。正是憑借2012年出色的市場表現,中國銀行先后獲得了多家國內外媒體的“亞太地區最佳跨境人民幣清算銀行”、“最佳跨境人民幣業務銀行”等獎項。跨境人民幣業務主渠道銀行的市場形象得到進一步鞏固。
中國銀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程軍對業務的長遠發展有著客觀、冷靜的認識。他表示,中國銀行在貿易金融領域具有傳統優勢,所以目前才能在市場份額、產品體系、清算渠道、客戶數量等方面保持市場領先。但與其他銀行一樣,今后也會面臨如何進一步拓展業務的問題。他特別強調了中資銀行在業務方面所面臨的外資金融機構的挑戰。他認為,外資金融機構在創新人民幣金融產品的設計、交易、銷售等能力上較有優勢;在客戶方面,是許多全球大型跨國企業的合作伙伴。
程軍指出,要真正做好跨境業務,就要打破以往固有的思維方式。人民幣屬性的擴展已漸漸改變了國內銀行業以往對國際業務約定俗成的看法,具體到銀行業務的載體就是跨境人民幣業務。這項業務促使銀行的海內外機構之間、境內外同業之間和總分行之間有了更深層次的互動。目前,中國銀行在內地擁有的網點超過10000家,海外機構也已覆蓋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以及36個國家和地區,并通過中國業務柜臺在阿曼、秘魯、加納、智利、土耳其、烏干達等國家提供金融服務,與179個跨境之后的跨越國家和地區近1600家外國銀行建立了代理合作關系,為其在全球開拓人民幣業務創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我國人民幣“走出去”步伐的逐步加快,以及各項跨境人民幣政策的深入實施,境內外企業對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和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為中國銀行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但程軍強調,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特點和國內進出口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才是構成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真正微觀基礎。業務發展的持續動力,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式的轉變密切相關。
C =《中國外匯》 C=程軍
C:國際貿易的發展、金融資本、實業資本的國際化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如何服務于 “走出去”的企業?
C:一般銀行現有的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產品均適用于跨境人民幣業務。幾年來,我們根據不同類型客戶的實際需求,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融資、信貸、資金、債券、理財、投資、現金管理等全方位的跨境及海外人民幣產品;同時,還發揮多元化服務的比較競爭優勢,利用投行、基金、保險、投資、租賃等多元化平臺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企業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
具體而言,我們針對以下不同類型客戶,為其提供獨特的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對于貿易型企業,根據不同時期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走勢,幫助企業選擇交易幣種,并在進出口貿易整個鏈條的各個環節提供包括人民幣結算、貿易融資及資金等各項服務;對于外國來華投資型企業,幫助其熟悉中國市場和監管政策,并利用離岸人民幣市場降低其籌資成本,還提供資金托管等服務,以保障資金安全;對于“走出去”的勞務型企業,在工程承包、設備采購、中國員工發薪等各個環節提供人民幣產品的支持,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鞏固與業主的合作關系;對于跨國經營企業,則為其提供豐富的有利于實現資產優化配置、規避匯率風險和提升資金效率的產品,便利企業在全球市場開展業務并合理配置資金。
C:一般認為,銀行業務的發展是以客戶為出發點體現出來的。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C:銀行的業務發展應當以客戶為中心,因為客戶代表的是業務發展的真正訴求。從這個角度看,我贊成這一觀點。但我有一個補充的看法——客戶的需求有時候是可以培育的。2012年,中國銀行境內外機構以“人民幣,全球貿易和投資新選擇”為主題,在多個境外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多場跨境人民幣業務海外推介活動;同時在境內的山東、江蘇、廣東、四川、重慶、湖南、山西等地,舉辦了多場針對“走出去”企業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推介活動,為境內外數千家客戶解讀政策和推介產品。這一推介活動提高了境內外客戶對跨境人民幣政策和中國銀行配套服務的認識和理解,也提升了跨國經營客戶使用人民幣的意愿,市場反響良好。其中的許多企業后來都成為了銀行的有效客戶。
C:目前開辦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金融機構已超過了70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行作為市場的領先者,有哪些經驗可以與同業分享?
C:以中行的經驗看,業務的發展與經營模式和總分行、海內外機構的聯動機制有密切聯系。
在清算方面,我們通過發揮清算行、境內代理行與海外當地清算行并舉的獨特優勢,為金融機構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2012年12月11日,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獲準擔任臺灣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臺灣人民幣業務的全面啟動,是兩岸貨幣清算合作的重要進展。中國銀行將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兩岸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另外,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還是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港澳地區唯一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可為全球客戶提供跨時區的人民幣賬戶清算服務。自2012年6月起,其將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服務時間延長五小時至晚上11點半,即時清算將覆蓋歐洲及美國東部地區參加行,進一步提升了客戶資金運用效率。至此,中國銀行為境外參加行開立的跨境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已超過900個,初步建立起覆蓋全球的人民幣清算體系。
此外,我們也十分注重在業務發展中促進總分行及海內外機構的聯動。跨境人民幣政策既有全國適用的基本規定,也有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出臺的探索性試點政策。總行通過與相關監管部門的溝通,及時推進了上海、北京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貿易流程的簡化工作;支持澳門、新加波、悉尼分行發行人民幣CD產品。目前,跨境人民幣項下的總分行開展的各類海內外聯動創新產品,已超過20項,如為海外企業提供首筆7年期中長期固定利率人民幣貸款;為企業設計了首筆以“人民幣+港幣”的雙幣股形式發行新增配售股份等。這些都帶來了可觀的中間業務收入和融資利息收入。
而從業務發展的中長期目標來看,我們認為加強重點區域的業務布局至關重要。截至2012年年末,新加坡、日本、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越南、法國、盧森堡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與我國發生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量在總收付量中占比均超過1%。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影響力明顯提升,已成為東亞地區的主要參考貨幣。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以色列、土耳其的貨幣匯率隨人民幣變動的緊密程度超過美元。因此,中國銀行要緊跟人民幣“走出去”和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充分發揮海外網絡優勢,加強重點區域的業務布局,繼續完善人民幣清算網絡,設計標準化的離岸人民幣清算服務方案,加快清算系統建設和產品開發,加強清算人才儲備和培訓,提升清算服務能力,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遍及全球和方便、快捷的資金清算和融通服務。
C:中國銀行是如何鞏固“跨境人民幣業務首選銀行”的市場形象的,又將如何在人民幣跨境使用中發揮主導作用?
C: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對產品創新、客戶開發、風險管理 、清算和結算后臺系統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需銀行對目前國際業務以外匯為基礎的體系進行整合,實現傳統的國際業務與新興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協調發展,以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
目前,國內進出口企業的議價、定價能力整體仍較弱。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在經常項目的進一步拓展。所以要進一步順應客戶需求,研發人民幣配套產品,滿足企業在跨境人民幣業務項下的結算、融資和避險需求,引領市場發展。一是在做好結算、清算等基礎性業務的同時,不斷豐富面向金融機構客戶和企業客戶的存款、貸款、兌換、發債、投資、資金、代理服務等各類產品。二是抓住離岸人民幣產品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推進離岸人民幣資金交易類產品及衍生產品、跨境現金管理、境內外企業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離岸人民幣CD融資、海外人民幣現鈔、小幣種直接報價等各項跨境及海外人民幣產品的發展。三是抓住資本項目政策推進的機遇進一步拓展業務。當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已從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等經常項目擴展至對外投資人民幣等部分資本項目,且結算量占比快速上升。對此,銀行應比以往更加具有政策與市場的敏感性,密切跟蹤人民銀行有關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政策動態,通過豐富相關金融產品的種類、做好境內企業赴海外融資及海外發債回流內地的配套服務,提升“走出去”企業的綜合收益。四是發揮中銀集團多元化平臺優勢,開展RQFII、RQFII-ETF及境外三類機構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等業務。五是把握境內外匯率和利率的變化,配套推出結合人民幣結算、融資和資金的風險管理組合產品,發展經常項目貿易流程簡化政策配套業務,發展人民幣NRA賬戶項下配套結算產品。六是根據政策推進進程,挖掘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產品的潛力,拓展海外個人人民幣理財產品等。
此外,由于人民幣跨境流動頻率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國家貨幣政策制定與實施的復雜性和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方面的壓力,因此,對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來說,在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內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注意平衡境內外資產配比,并確保境內外機構在辦理各項人民幣業務時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及各項金融監管規定,以有效應對更加復雜的客戶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和操作風險。同時,我們還要做好系統支持保障,加強業務人員培訓,進一步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和服務質量,通過跨境人民幣業務專家團隊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