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劉覓覓)8月25日,“2022 財富管理峰會——大變局下的行業發展趨勢”暨《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2022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此次峰會由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聯合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中國人民大學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聯合承辦。與會嘉賓就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特點、財富管理機構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如何有效提高投資者獲得感等業內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中國人民大學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譚松濤主持會議。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常務副總編輯周紅軍 新華網 王小驥 攝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常務副總編輯周紅軍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以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業為代表的“大資管”行業迅速崛起,成為了我國新的經濟結構下資金融通主要場所之一。圍繞國家提出的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監管部門立足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制度設計、統一監管尺度、出臺配套政策安排,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收效明顯、影響深遠。一直以來,新華網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始終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大局,長期關注財富管理領域,將持續為投資者普及長期、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不斷弘揚行業守正創新、規范健康發展正能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IMI理事長莊毓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IMI理事長莊毓敏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從行業規模上來看增長迅猛,2015年增速最高達到58.52%。財富積累、保值增值需求和制度帶來的紅利影響,促進了財富管理行業的蓬勃發展?;饦I、證券業和保險業占據了財富管理產品的重要份額。大眾對財富管理的看法總體趨向正面,財富管理機構聲譽狀況在持續改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我國居民對于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數字化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著全新行業的不斷涌現,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同樣向全新的發展階段不斷邁進。本次會議發布主要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最新評價結果,分析市場波動對財富管理行業的影響,并提出市場波動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展望。
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
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認為,服務實體經濟是財富管理的天職所在,財富管理只有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才能實現投資價值增長的雙贏。資管行業的數字化發展是未來趨勢,但與傳統金融具有佷大的不同,受限于歷史經驗、業務的認知、規律的把握以及歷史數據缺乏等因素,全面數字化轉型尚早??刹扇 把驖u進”的方法,先行解決渠道、交易、支付等簡單操作性業務,然后再解決投研分析、風險機控、流程管理等復雜系統,進而用數字化實現穿透式管理。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應該是: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服務成本,預防和控制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視頻演講中表示,發展資產管理是降低間接融資比重的有效機制,2018年央行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明確揭示,資產管理的本質和基本機制是資金信托。信托公司要堅守受托人定位開展融資類業務,以提供的服務為前提獲取受托報酬,而非以賺取利差為收入來源。在業務領域,要重點開展投向科創企業、中小微企業、“兩新一重”(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領域的融資類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他建議,在證券投資領域,尤其需要關注股權投資類業務的拓展。應當從經濟發展實際出發,重點支持產業升級、綠色低碳發展、醫療健康、戰略新興產業、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等重點領域的發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介紹,隨著經濟發展、收入水平提高、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金融“財富管理”功能逐漸發展起來。從融資為主轉向融資和財富管理并重的方向演變,意味著金融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和調整。從資本角度看,金融創新一定要走向資本消耗很低甚至不消耗資本的金融產品創新,這是金融未來改革的方向。需求端有強力的需求和趨勢,供給端就要做相應的調整。從供給端來看,要創造不同結構層面上、收益和風險具有匹配性的資產,最重要的是滿足包括居民需求和實體經濟在內的多樣化需求。他認為,基于需求端和供給端的變化,首先,要大力發展財富管理機構,同時要完善市場化機制,這樣我國金融體系的競爭力,特別在財富管理方面就能夠取得明顯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
此次會議發布了《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2022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介紹了報告的內容概述。報告通過指數構建等方式,對今年第二季度我國資管行業發展以及機構財富管理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并著重分析了市場波動中財富管理的價值。報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整體處于上升通道,前兩季度各項行業指數同比保持較快增長,增速企穩。以銀行為主導,券商、公募基金公司、第三方機構為有益補充的多元化財富管理代銷格局逐漸完善。各家在客群、渠道、技術等方面優勢互補,合力推進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而隨著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服務需求的提升,財富管理機構需提高專業配置服務能力;頭部財富管理機構具有先發優勢、品牌優勢、更高的公司治理效率和更強的戰略執行力,將獲得不俗的業務增長空間;財富管理機構的客群畫像差異較大,不同客群對于財富管理服務的核心訴求差異較大,未來財富管理機構將呈現出渠道服務更加立體化,產品服務更加精細化的趨勢,也將是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的機會。
行業論壇環節
行業論壇環節由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徐建軍主持,與會嘉賓圍繞財富管理轉型中的重要舉措、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服務投資者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中信銀行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任志鵬表示,財富管理目前已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發展戰略,但各機構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并沒有真正拉開。中信銀行積極尋求新的方式進行破題思考,通過數字化方法升級增長模式,對財富管理業務進行賦能,聚焦構建以下三方面的數字化能力:第一方面是提升多渠道打通、貫通非金融服務的數字化協同能力;第二方面是提升線上顧問服務的數字化運營能力;第三方面是滿足客戶“五主”(主結算、主投資、主融資、主服務、主活動)需求的數字化管理能力。從而有效支撐財富管理業務發展。
興銀理財副總裁(擬任)章杉杉認為,投研能力永遠是資管機構對財富業務最好的貢獻,產品全流程管理機制是資管機構與財富管理機構有機融合的保證。可以通過完善投資決策管理體制,規范投資決策流程,提升決策效率,更好地將自上而下的資產配置策略與自下而上的產品投資決策相結合,加強投資決策后評價與管理。
中信證券嘉賓表示,近幾年,中信證券的財富管理業務,正處于從“銷售顧問”向“財富管家”的過渡階段,堅持客戶利益優先和風險匹配的原則,將合適的產品配置給合適的客戶,其核心是從“以自身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的轉變。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加強資產端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著力培養和提升投資者素養,致力于投資者財富管理目標的實現,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財富管理體系。
工銀瑞信基金副總經理趙紫英介紹,金融科技正成為推動基金行業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公募基金行業在不斷探索如何實現金融科技與投研、營銷、風控、運營管理等業務領域的深度融合。今后,將從構建智能場景化投顧服務、構建數字化與智能化的線上運營生態、建設線上化渠道營銷管理中臺這三方面,實踐營銷服務板塊的數字化轉型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譚松濤主持會議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