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白酒行業注定不平靜,塑化劑風波之后,又起新波瀾。4月15日,央視《焦點訪談》稱,四川等地白酒企業以勾兌酒冒充糧食酒銷售,且未明確告知消費者“添加劑”相關事項。節目一經播出,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組織四川、河南等地質監部門連夜開展檢查,并對涉嫌造假的6家白酒生產企業依法查封,暫扣了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并責成企業立即公開、全部召回所生產的問題產品。不利因素導致白酒股應聲下跌。4月16日早盤,白酒股表現低迷,老白干酒跌2.69%,伊力特跌2.29%,沱牌舍得跌2.27%,洋河股份跌2.19%,酒鬼酒跌1.60%。
6家酒企中槍遭查封
昨日,記者在廣州多家商場超市觀察發現,在低端酒類中,只有10元上下的酒標明了添加的酒精和香料成分,其他多數中低端酒在原料表中都只有水和糧食的含量。
央視報道稱,市場上的酒大都在原料表上標明,酒是貨真價實地用高粱、小麥等糧食釀造而成,沒添加其他的東西,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不少是由酒精、香精勾兌而成。雖然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但卻按糧食酒賣,并且不在原料表中標明。央視特別強調,這些酒精和香精在生產時容易產生塑化劑,并混入白酒內。
遭到央視“點名”批評的酒企包括:宜賓醉翁酒業有限公司、瀘州造酒廠(瀘州)、邛崍金穗實業公司、邛崍市觀音塔酒廠、成都市坤寧酒業有限公司、四川銀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等6家白酒生產企業,以及四川省申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1家添加劑生產企業及四川北方沁園生物有限公司(瀘州)1家食用酒精生產企業。這些企業均遭到質監部門的查封。據初步統計,已查封問題產品50余噸,暫扣生產許可證7張,邛崍市觀音塔酒廠因涉嫌無證生產,已被移送當地公安部門處理。
記者了解到,用高粱、小麥、大米等糧食通過發酵、蒸餾出來的酒,稱作基酒或者原酒。“白酒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的做法,是符合國家規定的,事實上,原酒生產出來后是不能直接飲用的,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添加相關成分才符合消費者的口感。但問題是,很多企業生產的明明是勾兌酒,卻謊稱是純糧食釀造酒,包裝上也模糊了添加劑的成分,打著監管擦邊球。”白酒行業人士孫延元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酒精勾兌”在白酒行業已不是新鮮話題,關于勾兌的工藝和“藝術”技巧,業內一向不愿多觸及。
塑化劑之源?
《國際金融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凡是往酒里添加的成分,都有產生塑化劑的嫌疑。
“在制酒過程中,但凡以勾兌為主的酒類,基本都會產生塑化劑。”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酒類行業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道出了實情,目前市場上的白酒,四川和貴州這兩大省份由于歷史等原因,被認定為原酒輸出大省,除此之外,大多數品牌名酒,基本上都是以這兩大省的“原酒”進行二次勾兌的。
“在白酒勾兌中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是被國家認可的,但除此之外,一般企業還會在生產中加入一種特殊的添加劑,否則制造出來的白酒口感會差很多。”該人士表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正因為大量白酒生產廠家使用這種“特殊添加劑”,所以才造成白酒塑化劑超標。而這種“特殊添加劑”的作用就是防止出現液體分層。從理論上看,酒精可以溶于水,但食用酒精不是純酒精,勾兌過程中必須要加入這種“特殊添加劑”,否則長時間存放的結果是,上半部分喝著是水味,下半部分是酒精味。該人士強調,這種“特殊添加劑”其實就是塑化劑的來源之一。
事實上,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有關酒精、香精香料添加劑的檢測標準,檢測不出來也就意味著對于白酒的生產方式缺乏有效的監督,也讓酒企鉆了空子。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