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在國際貿易新格局之下,中國(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意義重大。建立上海自貿區不僅僅是一個區域性經濟改革舉措,它更是一場新的制度改革的起點。自貿區的設立將通過帶動金融、稅收、貿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變革,幫助我國打破外部壁壘,加速資源要素的流通,提振對外貿易,穩定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次中國貿易金融年會選擇在中國(上海)自貿區召開,意在借中國(上海)自貿區之東風,推進我國貿易金融升級。
從目前公布的自貿區總體方案和一系列政策細則來看,金融領域開放和創新無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未來自貿區建設中,一方面我們要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導向,金融創新應立足于支持貿易、投資便利化;另一方面,自貿區的建設又為我國商業銀行順應改革開放新格局、推動自身轉型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一是拓展商業銀行貿易金融服務渠道和經營能力。首先,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突破現有離岸銀行業務的政策框架,為我國商業銀行打通了向境外非居民提供本外幣全面金融服務的新通道。自貿區內離岸銀行業務在市場環境、法律環境、地理聯系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商業銀行可發揮在岸、自貿區機構、海外三種渠道的不同優勢,加強聯動,完善國際化服務渠道。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貿區是一攬子綜合改革試驗,通過貿易、投資便利化和擴大開放深刻影響商業環境和運營模式,對我國商業銀行產品研發、營銷協作、風險管理、系統支持、資產負債管理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推動商業銀行加快自身整體轉型變革,適應未來全國性改革深化和進一步開放。
二是提高商業銀行貿易金融業務的廣度與深度。一方面,伴隨各項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政策的出臺落地,自貿區內與區外的貿易和投資活動更加活躍,貿易結算、融資和擔保業務需求更加旺盛,同時貿易發展方式將加快轉變,新型貿易方式將不斷涌現,服務貿易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化,對銀行而言,不僅意味著更大業務規模和增長潛力,還將意味著廣闊的產品創新空間。另一方面,在一些具體產品領域,商業銀行將大有創新空間。例如,上海致力于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性的原油期貨市場,商品交易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大宗商品融資需求旺盛;自貿區開放的金融環境將吸引一大批跨國企業總部、財務中心集聚,成為企業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前景廣闊;自貿區的建設將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進一步放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和人民幣資本項目的放開將取得實質進展,區內金融機構也將迎來在跨境人民幣業務領域的創新發展。
三是豐富商業銀行貿易金融客戶種類和結構。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為外資企業尤其是境外服務業企業“走進來”提供新渠道、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和增強國際經營能力提供新窗口、為區內客戶全球貿易和跨國資金管理活動提供更便捷的新平臺。此外,上海總部經濟效應將逐步凸顯,上海自貿區依托優惠的政策優勢,借助上海在全球經濟金融的影響力,勢必會吸引一大批跨國公司區域結算或財務中心、境外服務企業、大宗商品交易商、國際航運物流企業等客戶集聚,為商業銀行在該區域內帶來更為豐富的客戶資源,新的客戶集聚也必將重塑商業銀行的競爭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