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格上研究中心
一、經濟數據延續改善,高技術產業表現亮眼
3月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國內經濟數據穩步改善,各項數據呈現觸底恢復。4月經濟情況總體較3月繼續改善,經濟數據解讀如下:
1、工業增加值超預期,生產恢復強于需求。4月工業生產恢復迅速,這與4月發電耗煤量、高爐開工率等生產數據的強勁表現相一致,其中有兩個亮點:
1)民營企業增加值恢復顯著,同比增長7%,這說明高層政策傾斜產生效果;
2)高技術產業表現亮眼,4月高技術產業同比增速10.5%,已經超過去年12月份的增速水平,基本擺脫了疫情影響,這也是科技成長風格占據主導的關鍵原因。
2、消費反彈力度較弱,但汽車行業表現突出。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5%,不及預期,沒有出現所謂“報復性消費”的情況。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受到收入預期下行和儲蓄意愿增加的影響。但汽車消費同比增速較上月提高了18.1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時期的水平,成為4月消費的主要支柱。
3、基建、地產投資好轉,制造業仍低迷。1-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下降10.3%,較1-3月收窄5.8個百分點,折算4月當月同比為0.8%。
1)基建投資增速單月同比轉正,今年以來,地方債加大額度投放,為地方政府加大基建投資提供資金支撐,而基建投資單月轉正也意味著,接下來增速會繼續上行,擔當起托底經濟的主力軍,按照兩會中披露的赤字率、地方政府債以及保就業、脫貧攻堅的底線,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在10%以上。
2)房地產投資增速保持一定韌性。1-4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下降3.3%,4月單月同比已升至6.7%,回升速度最快。銷售方面,房地產銷售面積快速反彈,2月單月同比下降近四成,至4月同比降幅僅剩2%,幾乎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開發投資方面,貨幣政策的寬松使得相當一部分流動性進入房地產,房企拿地積極性顯著提升,土地購置面積至4月份已經轉為單月正增長13.8%,邊際改善明顯。房企土地庫存得到補充,資金較年初寬裕,新開工面積也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預計房地產投資短期內保持穩定增長。
3)制造業恢復速度相對落后,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回升至-18.8%,當月為-6.7%。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受到企業盈利因素的制約。由于內外需相對不足,預計制造業,尤其是外貿企業、中小民營企業短期內仍有壓力,需持續觀察扶持政策的效果與經濟活力的恢復情況。
4、進出口數據分化,出口金額同比大幅增長。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去年4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8.3%,導致低基數效應;除此之外,積壓訂單的交付和防疫物資出口的爆發也小幅支撐了出口增長。鑒于4月新出口訂單及全球制造業PMI均再度掉頭向下,預計5月份進出口數據并不樂觀。
二、通縮壓力加大,貨幣政策空間繼續打開
1)從通脹來看,4月 CPI繼續大幅下行,PPI同比負值繼續擴大,通縮風險加劇,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具體來看,由于生豬存欄量不斷回升,果蔬供應量也隨天氣轉暖而提高,前期CPI高企的主要支撐都開始轉向,再考慮到去年下半年CPI基數較高,預計今年下半年CPI將繼續回落。另外,國內需求恢復較弱,疊加海外油價大幅下行,拉低石油相關產品價格,進一步加大工業通縮的壓力,預計下半年國際油價會邊際好轉,但幅度不會太大,PPI仍大概率仍將保持負值。
2)從利率來看,各項利率將繼續保持下行趨勢。4月份以來,各項利率繼續降低,但5月MLF利率按兵不動,顯示央行貨幣政策的節奏有所放緩,后期將繼續聚焦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繼續降息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半年各項利率仍有下行空間,但最寬松的時刻已經過去。
3)金融數據小幅超預期,流動性保持寬松。4月份社融和新增信貸繼續回升,表明當前貨幣環境繼續保持寬松。接下來,金融數據仍會保持比較寬松的節奏,從兩會表述來看,今年M2以及社融增速將顯著高于去年,因此,我們可以期待,接下來金融數據仍將維持寬松。從流向來看,當前資金更多進入到國企、地方城投平臺以及基建相關領域,而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可得性仍然相對更弱,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會使得中小民營企業受益。
三、貨幣以及財政政策方向不變,繼續寬松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財政貨幣政策方向不變,仍維持寬松。
1)經濟目標設置基本符合預期,但未設具體經濟增速目標:兩會召開之前,市場普遍預期GDP增速可能會設到2%-3%,或者不設置具體的經濟增速,將穩就業穩民生放到重要位置,與工作報告的表態基本一致。而不設具體增速目標則更能凸顯主動性,有利于實事求是地靈活調節經濟工作的節奏和方向。
2)貨幣政策方向不變,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我們認為,全年寬松的基調沒有改變,央行會繼續通過降準降息、再貸款再貼現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同時,接下來會更加注重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保證流動性能夠抵達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目標。
3)財政政策基調不改,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報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我們認為,財政政策與此前政治局會議表述基本保持一致,可以確定的是,今年財政政策的力度顯著高于去年,仍將繼續作為經濟逆周期調節的主力軍。
四、各類資產策略投資機會分析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