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近年來,私募一直處在快速的發展通道之中。隨著年后市場回暖,在瘋狂的股民涌入A股之際,私募基金也迎來規模大增長,私募行業的總規模在今年4月底猛增近5173億,一舉突破了13萬億,邁上了新的高峰。
目前我國資管行業的幾類資產端的機構主要包括公募基金、基金公司子公司、證券期貨公司以及私募公司,未來還有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些機構管理的總規模達到了50萬億人民幣的規模,其中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管理規模以及突破了13萬億,占比超過了25%,這個規模是比公募基金還要大的。
公募基金由于牌照的優勢,是可以公開宣傳的,渠道遠遠比私募多得多,私募的管理規模能夠超過公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類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投資需求。
我國私募基金發展的時間雖然有十多年了,但是快速發展是在最近四五年的事情。在這13萬億的規模中,股權、創投類私募的管理規模是最大的,管理規模占比接近70%,即管理著將近九萬億的規模,可謂是私募行業的“巨無霸”。
近年來私募股權市場的火熱,使得不少私募機構加碼股權類基金的布局,這也是跟國家的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相呼應的。同時,股權創投等一級私募的壯大也必然會催生更加發達的二級市場,因此,二級私募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
我們再分開來看這兩大類私募的一個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左邊股權創投私募基金的發展趨勢是比較穩定的,一直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趨勢。而二級私募則受到市場行情的影響比較大,可以看到2015年的牛市期間是一個規模的高峰期,后面受到股市和政策的雙重影響,規模有所縮水,最近三年增長比較緩慢。
從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不管是一級的還是二級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頭部效應非常明顯,小型私募生存很困難,尤其是證券類私募,行業集中度很高。
私募公司數量如此之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2013年之后,成立一家私募公司并不困難,但實際上要持續運營好一家私募則會面臨很多問題。首先是運營成本的問題,根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的調研數據顯示,私募的平均運營成本在一個月28萬左右,一年的運營成本超過300萬,其中人力成本和場地租金占大頭。而私募的收入來源以管理費和業績提為主,雖然私募的費率結構大多是2+20(管理費2%,業績提成20%),但除開給到渠道的費用之外,私募能拿到手的費率大概在1.20%+16%左右。
由于國內行情波動大,業績提成不一定每年都能提,因此僅靠管理費收入來維持運營的話,私募的管理規模至少要在2.5億左右,這還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估計,按照這個規模,全國大約90%的私募都很難生存下去。
其次,優秀的人才也非常稀缺。在私募的運營成本里面,人力成本占比最大,因為對于私募來說,投研是私募的核心競爭力,而人才是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們通過統計我國私募公司從業人數發現,10人左右的團隊是私募公司常規配置,而其中將近一半是投研人員,可見投研于私募的重要性。
從募資渠道來看,最近幾年,自營資金占比有所下降,私募直銷的資金占比有增加的趨勢,將近60%的資金靠的是私募自主募集,而三方代銷一直比較穩定,維持在11%左右。機構的資金(包括銀行的委外,FOF等機構)則變動較大。
私募直銷資金占比增加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私募自主發行的產品數量占到了絕大多數,2014年以前,私募發行產品大多借助信托的渠道發行,在募資渠道上,信托,券商和銀行等是重要的資方。
隨著私募注冊備案的放開,私募基金可以自行備案與托管,不需要再借助信托等渠道之后,私募依靠自己的資源發行產品在私募行業成為主流。而隨著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管理人的增多,私募行業的競爭也將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