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Bank資管(ID:yinhangziguan)
審計重點關注了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等情況。多數金融機構能夠加強金融風險管控,但仍有7個地區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機構存在不良貸款率高、撥備覆蓋率低、資本充足率低、掩蓋不良資產等問題。
4月2日,審計署發布的《2019年第1號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
審計署指出,對2018年前三季度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中查出的問題,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加強源頭管理,修訂和出臺相關制度,有效促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
如20個地區通過清退違規收費、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等,減輕企業負擔;6個地區通過加強金融資產質量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規范財政資金管理等,促進防范化解風險;11個地區通過及時核發補貼、規范扶貧資金管理、完善住房及飲水設施等,促進扶貧政策落實;6個地區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積極推進污染防治項目建設。
審計署介紹,2018年第四季度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貫徹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三大攻堅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比如,部分地區和部門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仍存在違規收費等問題。審計關注了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重點抽查了有關地區和部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依托行政資源或權力收費等事項。
比如,部分地區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審計重點關注了中央就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政府服務外貿外資企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及獲得中央財政投資的重大項目進展等“六穩”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從抽查情況看,仍有3個地區的2項就業資金使用不規范,涉及金額99.12萬元;1家金融機構落實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等要求不到位;45個地區存在違規向外資企業收費、違規對備案事項進行審批、未在規定時限為外資企業辦理備案等問題;16個地區和單位的43個重大項目存在建設進展緩慢或長期停工問題,涉及投資527.46億元。
審計重點關注了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等情況。多數金融機構能夠加強金融風險管控,但仍有7個地區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機構存在不良貸款率高、撥備覆蓋率低、資本充足率低、掩蓋不良資產等問題。
公告顯示,吉林省、 山東省、 湖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四省存在撥備覆蓋率低的問題。
其中,截至 2018 年底,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的 9 家農村商業銀行和 14 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山東省內 78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 16 家法人行社、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 10 家農合機構的撥備覆蓋率均低于 120%至 150%的監管要求。
在不良率高的問題上,河南省金融機構表現突出。截至 2018 年底,河南浚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42 家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 5%警戒線,其中超過 20% 的有12 家,個別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 40%。
海南省金融機構則表現為資本充足率低的問題。截至 2018 年底,海口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 14 家農合機構資本充足率未達到 10.5%最低監管要求,占海南省農合機構數量比例為 73.68%。
在掩蓋不良資產方面,河北、河南以及山東均有表現。2016 年至 2018 年,河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滕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23 家金融機構通過以貸收貸、不潔凈轉讓不良資產、違反五級分類規定等方式掩蓋不良資產,涉及金額 72.02 億元。
審計署指出,安徽省農村商業銀行系統曾人為調整資產評級,將不良類信貸資產劃為“正常”或“關注”類,掩蓋不良貸款4.67億元。審計署指出,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將其中21筆共1.08億元貸款調回“不良”類,同時通過收回貸款或加強增信措施等方式確保其余3.59億元貸款不再屬于“不良”類,并持續加大對貸款風險監測力度,準確反映資產質量。
審計署也提出了整改較好的事例以及積極的經驗做法。如安徽省、遼寧省、湖北省孝感市等6個地區通過加強金融資產質量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規范財政資金管理等方式,促進防范化解風險。
還有,上海市、云南省、山東省、江蘇省蘇州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其中,上海市設立首期規模5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專項為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創新型等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性擔保服務,并對優質企業實行優惠擔保費率,截至2018年底,基金已與43家銀行簽署合作協議,累計擔保貸款超過2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