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記者 周軒千報道 為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日前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正式發布“科技金融MAX服務體系”。同時,該行與上海市科委簽訂了黨建共建及戰略合作協議,銀政聯手,進一步提升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能級。
“科技金融MAX服務體系”中的MAX代表著Machine、API bank與X三者的融合。該服務體系將推出一臺“科技金融無人工作站”(Machine),延伸到園區、孵化器內部,讓科創企業足不出戶(園)就可享受政府政策咨詢、金融產品查詢、專家連線、開戶預約、貸款申請等服務。API就像“連接器”,把金融與行業場景連接起來,銀行將購匯、支付等服務模塊內嵌于各類場景平臺,為客戶提供“即想即用”的跨界金融服務,從而打造一個開放、無界的銀行。X,則代表一個無限擴展的科創企業服務方案——科創企業服務大禮包。這份大禮包精確貼合科創企業的各種需求,內容涵蓋了便捷開戶、專屬貸款、降低成本、提升收益、增值服務等五方面,進一步擴大金融普惠力度。未來,X將整合政府、投資機構、產業鏈上下游、行業聯盟等資源,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業務合作,形成信息集成共享,為更多的科創企業賦能和服務,進一步提升和豐富浦發銀行科技金融生態圈的內涵。
據了解,浦發銀行的科技金融工作站未來將逐步落戶上海市各園區、孵化器。現場浦發銀行也帶來了第一臺科技金融工作站。這臺機器主要功能除了上述的政府政策咨詢、金融產品查詢、專家連線、開戶預約、貸款申請之外,還可以直連到政府網站,一鍵生成申請表單,在線提交貸款申請,同時可以實現資料的掃描上傳;專家連線功能可以實時解決園區內小微企業的各類金融相關的問題,企業也可以進行專家預約。另外,企業可以在這臺機器上進行投融資匹配,找投資、找項目。總之,這臺機器可以替代大部分的銀行網點以及政府辦事窗口的咨詢功能,同時增加了很多浦發銀行的增值服務,讓企業感受到科技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浦發銀行歷來重視科技金融業務。作為根植于上海的本地銀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在科技金融領域起步較早。自2009年起,該行就積極探索專業化的科技金融體系,十年來,已形成了總、分、支三級聯動的科技金融服務網絡,搭建了專營科技的體制機制;形成了一套覆蓋科創企業成長全程的綜合服務方案。截至目前,浦發上海分行服務的科技企業戶數近3600戶,貸款余額達170億元。同時,在服務中小上市公司企業方面,浦發銀行的覆蓋率更是達到了70%以上,多數企業都在上市前就與浦發銀行建立了合作,充分體現了該行對于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打造的“科技金融MAX服務體系”,不但有助于提升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服務能級,還將以加強金融普惠力度為著眼點,為民營及科創企業提供融資、結算、咨詢、撮合等一體化的便捷服務,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及科創企業融資渠道,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 記者 周軒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