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昨日Markit公布了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和歐元區PMI,均出現反彈,加上前日公布的美國制造業PMI,三大PMI初值均上漲,這意味著全球經濟或在11月否極泰來,出現反彈,符合我們對今年四季度全球經濟企穩的判斷。
經季調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從10月的49.5升至11月的50.4,扭轉一年以來環比放幻燈趨勢,首次從收縮步入擴張,與我們對于中國經濟四季度回升的判斷是吻合的。這主要與產出和新出口訂單大幅反彈有關、兩者分別上升3.1和5.7個點至51.3和52.4,均從收縮轉而擴張,預示著歐美的需求有所回升;拖累最大的是新訂單,下滑1.1個點至50.1,呈現擴張減速的趨勢,這可能與10月新客戶繼上月一次性增加后保持穩定而拖累新訂單回落,不過也暗示國內需求復蘇的力度不及彈性更大的出口。
從表1可見,積壓工作雖然連續四個月處于下降趨勢,但降幅放緩,帶動月內用工規模的趨勢一致,就業形勢略有好轉,與生產需求大幅反彈、開始擴張有關。同時,制造業產成品價格仍處于下行趨勢,上個月的反彈只是曇花一現,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企業加價的動力不足,更多企業還是采取降價促銷為主;但是,投入成本延續了上月的反彈趨勢,仍然與原料漲價有關。因此,產成品仍處于去庫存的階段,所幸速度有所放緩;而原材料庫存因原料價格反彈而開始增加,這預示著制造商對未來的經濟前景的預測有所改善。
從歐元區PMI初值來看,綜合PMI微漲0.1至45.8,主要受到制造業PMI升幅較大有關,反彈0.8個點至46.2,創八月新高,而滯后于經濟周期的服務業PMI繼續下滑0.3個點至45.7,抵消了制造業的大部分漲幅,創40個月新低。更為領先的制造業PMI仍處于收縮區域,但明顯反彈,與我們對四季度歐元區經濟雖仍下滑但略微反彈的判斷是一致的。
德國11月綜合PMI初值較10月略有上漲,為47.9。其中,服務業PMI創41個月來新低,僅為48;而制造業PMI從10月的46上升至46.8。從分項來看,德國11月制造業產出連續2月上漲,為47.7。在新增商業指數方面,服務業和制造業均為收縮,但是速度有所分化。服務業的新增商業量較前期加速衰退,創3個月來新低;而制造業的新增商業量為今年3月以來的新高,下滑速度放緩。而制造業的新出口訂單下滑速度創6個月以來新低,主要是中國需求支撐。另,德國私人部門的就業率嚴重下滑,速度為2010年1月以來最大;輸入成本上行速度放緩,為3個月以來最低,使得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通脹壓力放緩。
法國11月綜合PMI初值從10月的43.5上漲至44.6。服務業和制造業11月PMI均創3個月來新高,分別上升至46.1和44.7。制造業產出與上月持平。分項來看,法國私人部門11月新增商業指數連續9月收縮,速度與上月持平。其中,服務業的新增商業量加速衰退,而制造業收縮速度放緩。就業連續9月下降,但是幅度為6月以來最低。輸入成本繼續上漲,且創7個月來新高,主要是運輸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所拉動;而產出價格連續7月下滑。
從德法兩國的11月PMI初值情況來看,服務業較為疲軟,制造業略有起色。我們認為國內需求低迷導致服務業進一步收縮,而成本通脹壓力不減使得商業環境不理想。預計后期德法兩國的制造業情況會有所起色,受海外需求帶動;而服務業則將可能繼續受制于國內需求及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