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摘要:前海做什么?也就是前海的產業定位,目前在深圳和深港之間產生巨大的爭議。筆者的觀點認為,前海產業定位應著眼于兩大功能,其一為“供應鏈管理”概念下的珠三角貿易服務中心,其二為“深港創新圈”概念下的珠三角科技創新平臺。
前海及其附近區域示意圖 圖片來源《深圳市南山區分區規劃(2002-2010)》
前海做什么?也就是前海的產業定位,目前在深圳和深港之間產生巨大的爭議。筆者的觀點認為,前海產業定位應著眼于兩大功能,其一為“供應鏈管理”概念下的珠三角貿易服務中心,其二為“深港創新圈”概念下的珠三角科技創新平臺。
前海定位“金融中心”引質疑
前海由于被當作“河套”的放大版或替代品,于是許多人建議深港在前海地區展開金融合作,更有粵港數位高官提出將前海建成“深圳版”的浦東、中環乃至曼哈頓。如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前海可成為深圳的‘中環’,相信‘前店’也能在深圳發展,兩地可以先行先試,讓一些香港的金融機構到深圳來開‘前店’,而不僅是‘后廠’”。
由于金融業幾乎已成為香港唯一可以依賴的支柱產業,這樣的建議引起了香港人的擔心,不少人表示擔心前海的發展會威脅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多位記者更緊緊追問代表香港簽署合作協議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香港為什么要參與發展前海區?香港是不是可以選擇不合作?
許多建議前海發展金融業的學者并沒有講清楚前海怎樣發展金融業,與香港中環或深圳福田中心區是一個怎樣的分工關系,需要怎樣的政策突破。如果僅僅是指為企業提供直接服務的金融服務業,則任何一個產業集聚區均需要,如果是指金融交易的中心,是否意味著證券交易所或其它的交易機構遷入前海,或者只能在前海區內開展業務?如果只是金融機構的后臺基地,則它又怎么可能被稱作“金融中心”?一般而言,金融業高度依賴發達的城市軟硬件基礎設施,前海地區需要多長時間、多大規模的投入,才能達到香港中環或深圳福田中心區的水平?因此對前海來說,金融中心是個現實的選項嗎?
深港戰略合作,需要的是兩地政府和社會對共同戰略利益的高度認同,而前海發展金融中心,非但不是現實的選項,而且這樣的計劃直接觸及到香港的核心利益,并會引起香港社會對與深圳合作的質疑。因此這不是一個好的計劃。
建議者還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就算是中央政府同意讓香港與深圳就一些金融創新進行大膽的嘗試,為什么可以放在前海,為什么必須放在前海?前海并不具有“河套”那樣的特殊性:土地的所有權屬深圳,使用權屬香港。如果前海可以,為什么福田中心區不可以?如果福田中心區也可以,為什么要放在前海?
如果前海定位為“金融中心”,不僅香港人要質疑,深圳的福田、羅湖等區也要質疑,深圳可以有那么多金融中心區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深商研究會建議,前海放棄“金融中心”的定位。當然這并不影響前海還是可以發展一些金融業,尤其是跟貿易、物流有關的金融業,如果有市場需求,自然會發展起來。能做成什么樣子就做成什么樣子,不要先炒作概念。如果有機會在深港金融合作的政策層面獲得突破,我們建議首選仍應在福田中心區CBD地區。而前海地區最適合承載的功能,我們認為,一是珠三角甚至全國的貿易服務中心,二是大珠三角地區的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