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金融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60年可以分為兩個時間窗口,前30年屬于計劃經濟時期,后30年是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并初步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在這兩個時期,金融事業發展狀況有所不同,取得的成就也不一樣。為了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金融事業發展狀況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本報記者近日專程采訪了長期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的趙海寬。
前30年金融發展成就不容忽視
記者:我們知道,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前一個30年中,中國社會經歷了一段相當不平凡的時期。在這期間,我國金融事業發展狀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趙海寬:對于前30年中國金融事業的發展狀況,大多數年輕人并不清楚。實際上,在前30年中,中國金融事業發展取得了不少成就。我們不能忽略和忽視這些金融成就,因為這為后30年的金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這期間金融事業發展幾經波折,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平凡的道路,但總體來看,在前30年中,我國金融事業取得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成就。
一是建立起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統一的、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解放以前,金融組織體系非常混亂。國民黨統治區有他的一套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在東北有“偽滿”的一套金融組織體系;我們解放區也有自己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不統一,金融制度自然也不統一,區域分割現象突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對解放區的金融機構進行調整和遷移,對國民黨官僚金融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加以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了共產黨領導的、全國統一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其中,經常存在的、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人民銀行。
二是通過銀行的業務活動,集中大量社會閑散資金,通過發放貸款,支援了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實行了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社會資源主要通過計劃指令調撥分配。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忽視銀行業務活動的重要性。銀行通過吸收存款、貨幣發行以及資金結算業務,集中了大量社會資金,通過發放貸款,支持了經濟建設。當時的情況是,國營企業的固定資金以及流動資金中經常占有的定額資金部分由財政撥付,超定額部分則由銀行貸款支持,季節性的、臨時性的資金需求也由銀行提供;供銷合作社大體也仿照國營企業的做法,財政撥付部分,銀行貸款支持一部分。在后來“大躍進”時期和“反右傾”過程中,企業生產的經營需要的資金,一律由銀行給予貸款,并在一段時期內實行了“大撒手”供應的方針。總之,前30年新中國的經濟事業發展中銀行的信貸支持功不可沒。
三是形成了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市場。過去國民黨統治時期貨幣秩序極端混亂,通貨膨脹非常嚴重。中國人民銀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時,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宣布人民幣為法定貨幣,在市場
上統一流通,任何人不得拒絕接收。中國人民銀行對外營業后,一方面給各單位開立人民幣存款賬戶、結算賬戶、辦理現金收支和轉賬結算業務;另一方面按規定價格用人民幣收兌黃金、白銀、銀元和國民黨政府殘留下來的“金圓券”、“銀圓券”等,積極把人民幣推向市場。各解放區的貨幣,也按國家規定的價格進行收兌。這樣,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市場便形成了,這一具有獨立自主性的貨幣體系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
四是鍛煉和培養起了新中國一大批銀行人員和金融干部。中國共產黨非常注重金融工作,我們解放區就有銀行,有銀行人員,有金融干部。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有很好的政策,就是把國民黨原來銀行的人員基本都留用了。這是一批會做各種銀行業務的人才,不但不是我們的包袱,而且是我們的財富。當然,我們也大量吸收許多青年學生,進行培養。總之,雖然在這期間中國金融發展幾經波折,但鍛煉和培養起了一大批銀行人員和金融干部,為改革開放后金融事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