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guī)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yè)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y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yè)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qū)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摘 要 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是當今中國的金融市場上兩支重要力量。從經營理念、體制、產品及服務等方面分析了外資銀行的競爭優(yōu)勢,同時從本土經營、國家信譽和同享國民待遇等方面分析了中資銀行的競爭優(yōu)勢,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兩者在客戶及業(yè)務上的具體競爭。
關鍵詞 中資銀行 外資銀行 競爭優(yōu)勢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發(fā),外資銀行在中國已經進入“跨越式”發(fā)展階段,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由于其發(fā)展的歷史及背景的差異,各有其優(yōu)勢與劣勢,這對雙方以后的發(fā)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 外資銀行的競爭優(yōu)勢
1.1 外資銀行長期以來積累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
外資銀行的經營理念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外資銀行的管理方式靈活而有效,很少采用直接的、行政的管理手段,主要采用市場化的、以利 潤為導向的管理方式,建立了健全的財務指標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這與中資銀行長期以來受行政干預較多、機制較為僵化相比,顯然更加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作 為從事跨國經營的商業(yè)銀行,外資銀行擁有成熟高效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機制,并能確保在高風險和信息化的經營環(huán)境中,防范各種金融風險,實現其安全性和盈 利性的經營目標。
1.2 外資銀行在體制及經營機制方面的優(yōu)勢
相對于中資銀行,外資銀行不僅具有高度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其全能型銀行的體制也占盡了優(yōu)勢。外資銀行具有經營多元化優(yōu)勢,歷經多年的發(fā)展以及市場經 濟的長期運作,金融工具和服務手段遠遠走在了中資銀行前列,金融品種齊全、科技含量大,自助化程度高,可為儲戶及企業(yè)提供廣泛的產品,滿足客戶多元化的要 求,大大優(yōu)于分業(yè)經營的中資銀行。外資銀行經營策略明確,管理機制靈活,所從事的業(yè)務活動商業(yè)動機強。同時跨國銀行的全球化經營方式,也為其優(yōu)勢資源的最 佳配置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1.3 外資銀行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重視產品創(chuàng)新和品牌建設
外資銀行較之中資銀行具有明顯的產品優(yōu)勢,在信用卡、網上銀行、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及中間業(yè)務等方面,外資銀行具有強大的實力。這種優(yōu)勢可以獲得高盈利業(yè)務的 相當份額,對中資銀行造成很大威脅。外資銀行在科學分析客戶和市場細分基礎上,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多樣化產品,搶占市場先機。以匯豐集團的匯豐銀行和恒生銀 行為例,兩家銀行提供的有特色的服務品種就達上百種,包括外幣存儲戶頭、信用卡、置業(yè)計劃、社區(qū)發(fā)展計劃、貸款、證券投資與交易、債券業(yè)務、外匯交易與外 匯資金安排、旅行支票、保險等服務產品。
外資銀行優(yōu)勢之一是其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 新與靈活性優(yōu)勢。外資銀行根據市場調整產品的速度和敏感度高,可以根據利率和匯率等市場信息靈活調整經營策略。而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受經營體制制約, 客觀上缺乏自主權,受政府政策影響較大,經營決策時間長,造成經營管理僵化,對客戶需求反映遲鈍。
在品牌建設方面,一些外資銀行已經積累了數百年的信譽,這自然對客戶有相當的吸引力。外資銀行所擁有的良好品牌優(yōu)勢,是其尚未開展業(yè)務就獲得中國民眾很 高期望值的重要原因。早在19世紀末,外資銀行就已在中國開展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不少知名外資銀行注重產品的標準化和一致性,實施品牌戰(zhàn)略,增強品牌產 品在社會公眾中的吸引力。
1.4 外資銀行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較高的盈利水平
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多來自發(fā)達國家,一般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一些國際大銀行強強聯合,掀起銀行并購浪潮,出現了一批“航空母艦”式的銀行集團。通常外資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遠遠低于中資銀行,資本收益率卻遠高于中資銀行。
近年來,全球排名前20名商業(yè)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達12%,資產總額平均增長超過9%,利潤平均增長超過20%,其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15%。而工農中 建四家國有商業(yè)銀行上述指標明顯不如外資銀行。混業(yè)經營是當代各國商業(yè)銀行的發(fā)展潮流,它不僅能有效地增強商業(yè)銀行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同時可大大提高銀行 的資本回報率。在中國開業(yè)經營的外資銀行中,大部分具有混業(yè)經營的經驗和專門技術。而中資銀行因為種種原因混業(yè)經營受到制約,加之創(chuàng)新能力及服務水平技不 如人,盈利水平與外資銀行有較大差距。
1.5 外資銀行在服務手段及服務方式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外資銀行不僅擁有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能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建立共享的客戶檔案庫,對客戶進行個性化服務,而且擁有遍及世界的機構網絡體系,能實現國內 外聯合資金的自由劃撥,可憑借快捷的資訊渠道為客戶提供全球24小時金融市場服務。這種技術優(yōu)勢及服務手段的優(yōu)勢對中資銀行構成強有力的挑戰(zhàn)。
外資銀行普遍應用先進的電子和網絡技術,大量采用電腦設備和自助終端,如ATM機、存款機、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及無人銀行等,自助式服務占了銀行服務很 大的比例,使客戶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都得到銀行服務。自助銀行服務為銀行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費用,延伸了銀行的服務職能。
外資銀行長期以來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服務質量吸引客戶。第一,提供統一標準的服務,使客戶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享受到銀行同樣的優(yōu)質服務。 例如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的許多分行都是敞開式辦公,客戶到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辦理業(yè)務,都能享受到“一站式”的銀行服務。第二,外資銀行通過客戶信息管理 系統鑒別客戶價值,確定重點服務的客戶群體,提供差異化和個性化服務。如花旗銀行對中高收入階層提供支票帳戶、周轉卡、優(yōu)先服務花旗金卡等;匯豐銀行開立 “卓越理財”賬戶的客戶,均可在貴賓室享受銀行的特殊服務。
2 中資銀行的競爭優(yōu)勢
2.1 中資銀行擁有本土經營的獨特優(yōu)勢
長期以來,中資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建立了遍布城鄉(xiāng)的密集網點體系。開展零售業(yè)務要求機構網點的支持,而外資銀行在這方面無法和本地銀行相比,因 此,在大部分地區(qū),零售業(yè)務仍將掌握在本地銀行手中。中資銀行客戶資源廣泛,大都建立了相對穩(wěn)定的龐大客戶群體和銀企合作關系,外資銀行不太可能在短期內 趕上。人民幣的同城清算、跨系統清算網絡也已基本完善,匯路暢通,擁有遍布全國的經營網點和完善的業(yè)務體系,外資銀行難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