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山東省投融資擔保集團首創"供應鏈票據+擔保"產融新模式,重構產業鏈支付生態,讓中小微企業實現“賬期平權”,撬動萬億長尾市場潛能,開啟普惠金融"普惠付"新時代。
——題記
近日,山東省投融資擔保集團(以下簡稱“山東省擔”)首創推出"供應鏈票據+擔保"產融結合新模式,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局。該集團"魯擔惠企通"平臺獲上海票交所全國首家政府性擔保直連資質,標志著其"擔保增信+票據流轉"雙輪機制正式接入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據了解,山東省擔聚焦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痛點,累計為全省62萬余戶小微企業及“三農”經營主體提供超4000億元擔保貸款,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此次“供票+擔保”模式創新實現三大突破:一是破解"核心企業依賴癥",讓產業鏈末梢企業獲得"脫核"融資能力;二是構建政府性擔保與市場化票據協同生態,形成"擔保增信-票據融資-產業賦能"閉環;三是構建"中小企紓困-穩就業-促消費"政策傳導鏈,激活民生經濟正循環。
為此,《貿易金融》記者特邀本次項目的服務機構代表——中晟供應鏈執行總裁郇公弟先生,請他分享對該模式的多維度見解。郇公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強信用擔保機構通過"供票+擔保"模式實現了“賬期平權”,使中小企業成為票據源頭,做到"一張票貫穿全產業鏈",既破解核心企業依賴癥,又推動普惠金融從"普惠貸"升級到"普惠付",重塑供應鏈金融生態,釋放了長尾市場潛力。
(以下“M”為貿易金融雜志,“H”為郇公弟)
從“普惠貸”到“普惠付”:強信用擔保機構助力“一張票貫穿全產業鏈”
M:您認為擔保機構在該模式中扮演了何種角色?這將對供應鏈金融生態產生哪些結構性影響?
H:借助擔保機構“強信用”,中小企業進而成為開票主體、成為票據源頭,從而實現了從產業鏈末端向最終上游的長鏈條票據支付。比如一家個體戶零售企業,通過擔保增信后開具商票,達到AA級以上信用,這樣向上游品牌企業、生產企業、原料企業,以及過程中的物流企業、經銷商群體,都可以順暢接受商票支付。在強信用擔保機構加持下,“一張票貫穿全產業鏈”成為了可能,最大程度降低了賬期成本、融資成本、摩擦成本等,保證了“強鏈”“固鏈”“穩鏈”,將對全產業鏈提質增效提供強力支持,更是供應鏈金融生態的結構性提升。
M:與傳統商票融資模式、核心企業確權模式相比,您認為“供票+擔保”模式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H:供應鏈票據與傳統的商票單鏈條傳遞不同,可以拆分、多級流轉,實現票據的裂變式傳遞。在傳統模式下,商票傳遞三級僅覆蓋3家供應商,而在供票模式下如果每級支付給10家供應商,第二級將傳遞給100家供應商,第三級將傳遞給1000家供應商,這一傳遞機制的效果非同日而語。在授信方面,供票+擔保模式的優勢有以下幾點:一是脫離了核心企業信用,不占用銀行對核心企業授信,擴大了供票使用范圍;二是擔保公司為小微企業乃至個體戶開票增信,使得小企業可以享受賬期結算,切實緩解了資金流壓力;三是擔保公司為保理、租賃等企業商票增信,可以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通過多級流轉服務全產業鏈。
M:“供票+擔保”模式是否支持“多擔保機構聯合擔保”等復雜場景?技術實現難度如何?
H:多擔保方式在供票業務中可以便捷推廣,技術實現上基本沒有難度。首先,票據可以支持開票擔保、承兌擔保、背書擔保等多種形式,可以在不同環節選擇不同擔保機構,實現多擔保介入同一張票據。其次,票面擔保與保函等方式可以組合使用,比如對承兌人出具保函,利用政府性擔保的多級分險機制,實現多擔保機構參與。最后,在資產證券化等業務中,可以市縣級擔保在票面加保,省級高信用擔保出具保函,使整個資產包實現強信用,滿足ABS監管準入和銀行認購等條件。
M:您認為“供票+擔保”模式創新對整個行業的金融模式創新有何借鑒價值?
H:“供票+擔保”模式,將我國普惠金融從“普惠貸”階段提升到“普惠付”階段,讓供應鏈金融可以脫離核心企業信用而存在,這對整個行業都是革命性進步。就全國產業鏈而言,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戶占據市場的絕對主力,并且越向產業鏈下游、越接近終端消費者,企業規模越小。比如下游中小零售企業在向上游中型生產企業、以及大型原料企業結算賬款時,以往模式下只能現金結算或預付款結算。這也導致了商票業務在我國一直發展不暢、規模遠低于銀票等。擔保公司加入票據市場,類似于在銀票、財票之外又推出了“保票”產品,信用將遠高于傳統商票,這對整個票據市場、供應鏈金融市場將是一大“iPHONE時刻”(備注:“iPHONE時刻”通常指的是某個技術或產品發展的關鍵時刻,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M:據您了解,中小微企業對該模式的接受度如何?是否已有具體案例說明其解決小微融資難題的效果?
H:關于該模式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目前臨沂商城數科“沂鏈通”平臺進行了大膽探索。臨沂被稱作“北方小義烏”,大量小商品批發商、零售商飽受現款結算、預付款結算之苦,大量占用現金。在擔保+供票模式下,小商品批發商通過商票結算貨款,可以享受10天以上乃至90天賬期,基本覆蓋產品銷售的回款賬期,這樣就大大節約了資金占用,小本撬動大生意,真正讓小微企業成為了商票市場主力玩家。
M:據您所知,國外市場是否有類似“擔保增信+供應鏈票據流轉”的模式?其對國內“供票+擔保”模式有何借鑒價值?
H:在國際市場上,國際信用證更類似“擔保增信+供應鏈票據流轉”的模式,借助進出口擔保機構、銀行、保險公司的信用,實現了貨物的跨國流轉,無論是大中小進口商、出口商都可以享有國際信用證的便利。在國際信用證市場,SWIFT系統類似供應鏈票據平臺,通過開放式API接口,實現信用證適配各個交易場景。國際信用證、國內信用證的經驗,可供國內供票業務借鑒。
政企銀如何協同構建"賬期平權"新生態:"供票+擔保"模式的落地實操建議
M:“供票+擔保”模式的復制推廣對于各地中小企業紓困將有何助推作用?
H:“供票+擔保”模式對于中小企業紓困有著巨大意義。首先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如果為擔保公司增信的商票,將可以實現快捷、低成本銀行融資,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其次中小企業應付賬款也可以借助擔保授信,開具供票進行賬期結算,緩解資金流壓力,實現應收與應付賬期的平衡,與大企業一樣享受“賬期平權”,中小企業僅需支付擔保費,遠低于融資成本。
M:該模式是否有望成為地方政府“保就業、促消費”的重要實踐嘗試?
H:地方政府應當積極推進“供票+擔保”模式。全國1500多個政府性擔保機構遍布每一個縣市,地方政府為主要股東和出資方,機構信用強,銀行授信充足。以往政府性擔保主要為銀行普惠金融提供增信,如果擴展到供票業務增信,將實現全產業鏈條的增信,為地方產業集群帶來結算和融資便利。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供票+擔保”將成為地方政府“保就業、促消費”的重要工具。中小企業是地方就業主力,貢獻了超過80%的就業崗位,在享受融資便利和賬期結算后,將大大降低倒閉風險、提高做大做強機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中小企業對上游供應鏈享受賬期結算后,同樣可以給予消費者賒銷便利,將大大促進群眾消費,為整個產業鏈帶來新的購買力。通過以上游采購賬期換賒銷賒購消費,小微企業資金壓力沒有變化,擔保機構成為“促銷費”的新生力量。
M:作為經驗豐富的服務機構代表,中晟供應鏈對于地方政府接入該模式有何具體實踐建議?
H:對于省級以及核心企業較多的地市級政府,中晟供應鏈建議可以篩選優質企業直連上海票交所,通過直連平臺構建地方供應鏈金融體系。比如山東省政府積極推進供應鏈票據業務,對每家直連平臺給予500萬元獎勵,目前已有9家平臺直連票交所,在全國遙遙領先。即使無法直連票交所,也可以通過間接連接或SAAS方式,推廣供應鏈票據業務。
針對市縣基層政府,中晟供應鏈針對地方政府推出了“企匯安”供應鏈票據結算系統,實現“供票+擔保”可以幫政府化債、為民企解憂。通過供應鏈票據,可以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對各個企業主體的靜態應付賬款進行確權,轉換為集流轉、融資、融貨、交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動態供應鏈票據,可以實現化解政府合同債務、降低政府負債總額、盤活閑置資產、促進本地消費和投資、增加企業融資手段和償付能力等效果。
M:您認為銀行機構在“供票+擔保”模式中將扮演何種角色?積極參與該模式對于金融機構會有哪些好處?
H:銀行機構在“供票+擔保”模式中為最終資金方的關鍵角色,同時也可以作為承兌人開具銀票。
銀行接入“供票+擔保”模式后,可以實現存量流貸客戶的裂變,迅速覆蓋長尾中小企業客戶,實現數十倍的客戶數量激增。全國1.2億個體戶和5000萬中小企業,過去基本遠離票據市場,無法享用延期支付的便利,這一龐大市場,有望成為票據市場的生力軍。銀行通過參與供票業務,首先可以實現批量獲客,通過給承兌企業授信,可以一家核心企業帶動數十家乃至數百家供應商;其次銀行可以獲得更高利息收入,中小企業商票貼現利率遠高于銀票,也高于核心企業貸款利率;再次銀行通過再貼現、轉貼現等方式,不占用銀行資金,同時獲取較高轉讓利差。
M:在“供票+擔保”模式落地過程中,中晟供應鏈可以為地方政府、擔保機構、核心企業等相關方提供哪些定制化服務?若要在業內推廣該模式,您認為還需建立哪些統一的技術標準或業務規范?
H:對于擔保機構,中晟供應鏈可以提供資產資金方客戶開發、風控模型搭建以及票據開具、背書、融資的全流程運營等服務;對于核心企業或開票中小企業,中晟供應鏈可以提供供應商培訓、銀行授信對接等服務;對于地方政府,中晟供應鏈可以提供產業集群供票培訓、擔保與銀行授信、推動票據流轉與融資等服務。
在供票+擔保業務推廣過程中,可以輸出標準化平臺,供企業注冊使用,也通過API或SDK方式輸出,快速適配各個產業場景,提供場景支付結算和融資服務。例如中晟供應鏈搭建了“企匯安”供應鏈票據結算系統,建立了統一技術標準,向各個核心企業、B2B電商平臺、集采平臺、企業服務平臺等輸出標準接口,實現快速部署、享受供票服務。該系統以票據流和資金管控為主線,能高效適配供應商訂單采購、經銷商分銷體系、多級供應鏈交易、定向資金受托支付等企業級交易場景。
普惠金融的革命性變革:萬億市場待啟 制度破局在即
M:該模式若全國推廣,預計可撬動多少增量融資?對擔保行業和供應鏈金融行業格局將產生哪些影響?
H:該模式如果在全國政府性擔保機構和市場化擔保機構推廣,預計可以帶來數千億的增量融資。全國政府性擔保機構超過1500家,銀行授信充足,預計超過萬億,市場化擔保機構也有數千家。擔保企業通過供應鏈票據業務,可以改變單個企業擔保模式,業務從“普惠貸”拓展到“普惠付”,擴大中間業務收入,成為每年數百萬億企業結算市場的重要力量。
對于供應鏈金融行業,在大量強信用擔保機構的加入下,支付與融資功能將大大加強。一是通過“以小付大”的供應鏈結算,實現了小企業與大企業的“賬期平權”,全國5000萬小微企業與1.2億個體戶有望享受到供應鏈金融服務;二是保理、租賃等供應鏈金融機構,與擔保機構相互合作,將改變授信不足現狀,為行業帶來資金活水;三是供票通過SAAS、API、SDK等方式接入各個產業場景,成為場景支付和融資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
M:您認為“供票+擔保”模式對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ABS)市場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H:“供票+擔保”模式可以成為資產證券化重要的資產來源。首先擔保公司可以提供AA+或AAA信用,滿足監管準入,這樣以往無法發行ABS的低信用企業可以參與該市場。其次供票平臺可以全流程監控票據流轉,方便資產證券化快速高效歸集資產,同時可以通過系統循環購買,歸集短小頻急商票滿足資本市場要求。山東省擔集團已經獲得交易商協會50億ABN儲架,目前正在發行第一期資產,預計發行成本僅在2%左右,將為整個行業開拓一條新路徑,未來預計每年有數百億擔保類ABS發行。
M:您認為該模式的大規模推廣可能會面臨哪些制度性障礙?對于如何優化頂層設計,您有哪些好的建議?
H:該模式推廣可能面臨的主要制度障礙有以下幾點:
一是政府性擔保機構風險分擔機制與票據承兌擔保風險全擔之間的矛盾。在過去政府性擔保機制下,如果出現信用風險,銀行承擔20%,國擔基金、省級再擔保、市縣擔保各承擔20%、20%、40%。在商票承兌擔保下,要保障市縣級在承擔100%代償后,可以向省級、國擔和銀行分險,或者承擔80%風險后向省級、國擔分險,這需要制度性支持。
二是銀行商票貼現是否納入普惠考核。當前銀行商票業務并不納入普惠考核,但在“供票+擔保”模式下,參與票據市場的主要玩家發生了變化,從原來大企業唱獨角戲,變成了中小企業成為主力玩家。如果這一模式下商票貼現不計入普惠考核,大部分銀行參與動力將受到限制。
因此,建議國家擔保基金針對票據擔保出臺專門政策,鼓勵供應鏈票據業務拓展;同時建議金融監管總局、人民銀行明確將商票貼現重新納入普惠考核,推動商票業務在銀行內的吸引力。
M:該模式體現出了《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中“支付主動權”的政策導向,您認為這對推進“脫核”目標實現有何戰略意義?對于國內普惠金融實踐有何參考價值?
H:“供票+擔保”模式不僅可以讓中小企業被拖欠的應收賬款變為票據支付,并低成本快速變現;還可以讓中小企業對大企業、對同類企業的應付賬款,通過擔保增信后進行商票結算。這就讓中小企業享有了“支付主動權”,實現了大中小乃至個體戶的“賬期平權”。這是供應鏈金融“脫核”的根本之策,把國內普惠金融從“普惠貸”引入到了“普惠付”時代,從覆蓋企業數量上將實現數量級躍升,從成本上從貸款利率下降到擔保利率,同樣是數量級下調。這是國內普惠金融的革命性變革。
小結
山東省投融資擔保集團首創"供應鏈票據+擔保"產融模式,以全國首家政府性擔保機構直連上海票交所的突破,重構供應鏈金融生態。該模式通過強信用擔保賦能,使中小企業成為票據源頭,破解"核心企業依賴癥",形成"擔保增信-票據流轉-產業賦能"閉環,激活"中小企紓困-穩就業-促消費"民生循環。中晟供應鏈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撐,助力打造多級流轉、數字化運營的票據平臺,釋放萬億級長尾市場潛力。此創新不僅重塑普惠金融邏輯,更通過金融工具下沉為穩經濟注入新動能,實現了供應鏈金融從"普惠貸"邁向"普惠付"的革命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