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常會提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后,央行火速降準。
3月13日傍晚消息,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第一方面——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對達標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第二方面——額外加大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1個百分點。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此次定向降準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后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于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因為有一些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水平達標了,達標就要定向降低其準備金率水平,支持其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服務。”此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解釋。“通過降準可以釋放資金用量,比如降準使得銀行可以多投放100億元貸款,那么按照兩增兩控要求,至少有20億元要投放至小微企業。”某股份行天津分行人士表示。
這是今年第二次降準。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當天央行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跟首次降準相比,此次降準是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股份制銀行獲得額外定向降準。央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占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優惠。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也就是說,普惠金融服務考核達標了,商業銀行就能享受定向降準的優惠。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類定向降準本身就是為了鼓勵銀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務,降低標準也可以讓銀行更多地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資金。股份制銀行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央行表示,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準資金用于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并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股份制銀行差異化服務特色比較鮮明,不少銀行長期深耕細作民營、小微客戶,在服務特色產業、地區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在大型銀行之外,股份制銀行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力軍,額外降準有助于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支持。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并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專家指出,當前必須高度警惕龍頭企業的外遷,以及由此引發的為其配套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跟隨式外遷,盡快推動龍頭企業的復工。而定向降準并非“大水漫灌”式的寬松,這有望緩解大量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壓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受疫情影響,當前中小企業資金鏈依舊吃緊,定向降準將在流動性上給予定向扶持,比如外貿領域,中小企業占比特別高,民營企業在出口當中的占比前兩個月已經達到了51.6%,定向降準有利于緩解這些企業的資金壓力。值得注意的是,繼美聯儲于3月3日晚間緊急降息50個基點以來,為對沖疫情與經濟下行的影響,多國央行正在掀起一輪全球降息潮。趙萍認為,定向降準并不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的寬松,今年前兩月中國的M2增速并未超過9%,近年來M2增速也一直保持平穩,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仍是穩健的。她指出,相較于其他國家的普遍性放水,短期內中國的紓困措施更加強調“定向扶持”,其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疫情,緩和對中小企業資金鏈壓力,而非“大水漫灌”式的寬松。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降準之外,降息或許也不遙遠。既然LPR已經與MLF利率掛鉤,那么下調MLF利率引導LPR就是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實現降成本最為順暢的路徑。同時考慮到對沖疫情的需求和中美利差的空間,比較合適的降息時點已經到來。由于3月16日將有一次定期的MLF操作,預計MLF利率大概率下調5-10個基點以引導20日的LPR繼續下行,釋放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信號,向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目標更進一步。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資金面的寬松還有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預計3月20日LPR將進一步下降,從而帶動企業融資成本下行。此外,銀行當前仍然面臨較大的負債成本壓力,適時適度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將是下階段貨幣政策的一個選擇。從過往來看,降準往往會對股市構成利好。隨著市場流動性增強,有利于提振股市信心。3月12日,美股暴跌,一周內出現第二次熔斷,全球有10多個國家的股市也因為暴跌而熔斷。在此大背景下,受到降準預期等因素的影響,3月13日,中國A股探底回升。截至收盤,滬指跌1.23%報2887.43點;深成指跌1.00%報10831.13點;創業板指跌0.75%報2030.58點,收復2000點。3月3日,央行等部門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降準不是為了房地產,是為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房住不炒”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明確要求下,降準釋放的資金被嚴控進入房地產領域。“但是,降準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降幅放緩,降準有助于穩定市場的信心。”張大偉說,降準后經濟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升溫,對于人口密集、已經進入調整期的一二線城市來說,資金會有所好轉,再加上巨大的剛需人口,有望有止跌的表現。但對于人口平穩或者外遷區域來說,房地產市場很難走出低迷。來源:中國財經報綜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新聞社、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