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2019年12月19日,據財新網報道,錦州銀行(00416.HK)原董事長張偉因罹患胃癌于19日在北京離世。
據經濟觀察網,張偉于2002年出任錦州銀行董事長,擔任這一職務長達17年。
2019年9月中旬,錦州一位官員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2019年7月,張偉曾試圖外逃美國,在北京首都機場,飛機起飛前一刻被攔截。
前述錦州官員回憶,當時張偉與錦州市政府官員等人,在北京亦莊京東總部與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約局,商談邀請京東入股錦州銀行事宜。是日下午5:40左右,飯局開餐,當時主要管理層一桌,隨行秘書一桌。張偉的隨行秘書催促飯局盡快開餐,稱張偉需乘晚8點飛機外出。
約晚6:30分許,張偉起身離席,稱身體不適,欲前往香港看病。張偉離席后,隨行人員透露,張偉實際上是飛往美國。這一信息立即引起錦州市官員警覺,隨即封鎖消息,聯系相關領導和機場公安等,意欲攔截張偉。
巧合的是,當日,張偉乘坐的由北京飛往美國的飛機晚點半小時,給攔截人員爭取了黃金半小時。“那天如果真的準點出發,張偉可能真的就順利走掉了。”上述消息人士說。
在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在飛機已經處于滑行跑道上將要起飛狀態時,張偉被攔截下來。
被攔截后,張偉在首都機場的貴賓室過了一晚。“那天張偉異常安靜,按照他以往的作風,可能會在機場大鬧一場,但是那天沒有。”上述人員回憶,那天晚上,張偉曾經提出身體不舒服,讓隨行司機取藥,但出于謹慎考慮,負責看守的人員并沒有把藥給張偉。
在張偉被安置在首都機場貴賓室期間,錦州政府官員緊急從錦州駐京辦、錦州當地調配人手,在天亮后“護送”張偉至其北京家中,并分派人員看守。這一“外逃未遂”事件后,相關部門隨即對張偉采取了邊控措施。“張偉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沒有充分證據不能隨意抓捕,但是不能讓他跑了。”
2019年5月30日,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辭任錦州銀行審計師,一時輿論嘩然,錦州銀行問題的蓋子也隨之被揭開。知情人士透露,錦州銀行問題引發了高層關注,曾指派調查組進駐錦州銀行進行摸底調查。
2019年8月31日,數次延遲財報披露的錦州銀行,終于發布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半年報。不過,經營情況一如業界預料的“慘淡”:2018年末,該行資產減值損失為236.84億元,至2019年6月末,該行資產減值損失127.74億元;2018年末,錦州銀行虧損45.38億元;至2019年6月,該行業績持續虧損至8.68億元。
就資產情況而言,至2018年末,錦州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12%、7.43%和6.07%,均低于監管紅線的10.5%、8.5%和7.5%。
至2019年6月末,錦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近300億元,較2018年末增110億元;不良貸款由去年末的4.99%上升至6.88%。同時,該行貸款存在持續劣變走勢,其關注類貸款余額高達920億元,占貸款總體規模近21.6%。
多個獨立信源亦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述,錦州銀行資產被侵路徑為:大股東通過實際控制的殼公司或者關聯公司,向錦州銀行進行借款;向其他機構質押錦州銀行資產獲得借款,將其他金融機構作為股權質押包裝成理財產品、資管產品,讓錦州銀行買單……
上述方式得以長期維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常春藤”債的存在。所謂常春藤債,是指企業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還款還息,以維護銀行不良貸款率的穩定、維系銀行整體資產良好的“假象”。當借款企業資不抵債或銀行提高信貸門檻,無力續貸的情況下,前期借款才會以不良的形式呈現在銀行后續財務上。
銀行賬目上的“斑斑劣跡”,亦與主要負責人脫不開關系。據多位接近張偉的錦州金融圈人士介紹,張偉除了把控錦州銀行體系內的人事任免、大額信貸方向外,甚至還介入當地某些政府職能部門人員的任命。
“要解決錦州銀行的問題,張偉必須先把股權吐出來,只有架空張偉的權力,才有可能修正銀行的問題。”前述知情人士說,7月28日,工行(601398.SH/01398.HK)、信達(01359.HK)、長城三家機構受讓的約21.64%錦州銀行內資股股份,大部分來自于張偉實際控制的股權。
張偉被傳患有癌癥已有數年之久,前述官員最后一次見到張偉時,未見其往日神采。
執掌錦州銀行17年
據每日經濟新聞, 張偉的職業生涯基本都集中在錦州銀行,從該行1997年成立以后,他曾先后擔任了副行長、行長、董事長。
據悉,張偉為遼寧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他從1993年5月起擔任錦州市城市信用聯社(即錦州銀行前身)副主任,1997年錦州銀行成立以后,他先后出任該行的副行長、行長,并擔任行長近15年,2002年8月升任成為該行的董事長,執掌錦州銀行長達17年。
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末,張偉持有該行37.47萬股股份,占內資股比例為0.00879%。啟信寶數據顯示,目前錦州銀行的法定代表人仍然還是張偉。
另外,近期圍繞錦州銀行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該行目前已經終止了A股上市輔導備案。浙商證券僅僅對該行進行了一期上市輔導之后就決定撤銷對錦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備案,原因是該行的董事及經營業績發生較大變化。
據了解,2016年3月,錦州銀行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打造境內外融資平臺,實現股東所持全部股份的流動性,董事會建議申請A股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彼時錦州銀行表示A股上市發行的股份總數將不超過19.27億股,大致相當于當時已發行股本總額的33.33%,已發行內資股的45.19%。
張偉簡歷:
張偉,漢族,1958年出生。
1973年參加工作,歷任錦鐵阜新車輛段團委書記;錦州鐵路局團委干事;錦州市凌河區政府辦公室秘書。
1991年9月至1993年5月,擔任錦州市凌云城市信用社主任。
1993年5月至1997年1月擔任錦州城市信用聯社副主任。
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擔任錦州銀行副行長。
1998年5月至2012年12月擔任錦州銀行行長。
2002年至2019年11月擔任錦州銀行董事長。
錦州銀行最新財報:
從“模范生”到巨虧超50億
9月1日晚間,錦州銀行(0416.HK)的兩份財報姍姍來遲。
最新公布的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錦州銀行凈損失為人民幣45.38億元,2019年上半年稅前損失為人民幣10.51億元,凈損失為人民幣8.68億元。
在利潤惡化的同時,錦州銀行不良貸款大幅攀升。2018年末及2019年6月末,錦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99%和6.88%。
在銀行業經營普遍承壓的情況,此前也曾有諸多業內人士稱:“錦州銀行的報表看不懂。”
此前的2013-2017年,僅從業績報告來看,錦州銀行確系規模利潤快速增長、不良率卻控制得很低的“模范生”。2013-2017年,該行凈利潤分別為13.55億元、21.23億元、49.08億元、81.99億元、90.9億元,五年增長了5.7倍。不良卻控制在0.87%、0.99%、1.03%、1.14%、1.04%的低水平。
不過,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兩份業績慘淡的財報便讓錦州銀行露了真容。盡管該行的營業收入尚可,但卻出現了較大虧損,主要是因為資產損失準備的大幅計提。
業績為何突然“變臉”?
從盈利到巨虧不過半年,錦州銀行業績突然變臉,到底是什么原因?
分析不難發現,和該行高度依賴同業業務,大量的投資業務相關。截至2019年月末及于2018年末,錦州銀行總資產分別為人民幣8255億元及人民幣8459億元,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占比分別為48.2%、39.8%。
而在之前的幾年,投資類業務的占比更高。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錦州銀行貸款凈額2406億元,占比32.2%,投資類資產卻高達4198.6億元,占比56.1%。而此前的2014-2017年,錦州銀行投資類資產占比分別為45.4%、57.8%、64.6%、58.8%,遠高于同期的貸款占比。
在收入上,投資業務的貢獻占比也更高。2018年上半年,投資類資產利息收入134.8億元,貸款利息收入為76.0億元,分別占利息收入的61.2%、34.5%。而2017年,錦州銀行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產生利息收入為271億元,占利息總收入比重為68%。
大量的同業投資業務中,此前監管并未要求各銀行對其資產進行分類。因此,很多銀行都將同業投資的資產全部視為正常資產,并未劃分出不良,這其中實際上蘊含大量的不良資產。
一位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錦州銀行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表面上看股權高度分散,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都不超過5%,這可能意味著內部人控制嚴重,也不排除大量的影子股東存在,還有的股東通過貸款、同業投資等方式把銀行當成了提款機,導致大量的資金被股東占用難以收回。
據該行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錦州銀行的前五大內資股東分別為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持股4.68%)、中企發展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持股3.92%)、銀川寶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持股3.69%)、錦程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15%)、青州泰和礦業有限公司(持股2.65%)。
對于錦州銀行的危機,之前已有預兆。
原定于3月29日公布的2018年業績報告由于“需要額外時間提供核數師所需資料”而延遲刊發。
5月14日,錦州銀行再次發布公告稱,根據目前可得資料,難以合理準確地給出審核工作的預計完成日期。
5月31日,錦州銀行宣布更換核數師,安永辭任。安永在辭任函中稱,在進行錦州銀行2018年度綜合財務報表審計期間,有跡象顯示銀行向其機構客戶發放的某些貸款實際用途與其信貸文件中所述的用途不一致。
7月28日,錦州銀行正式宣布引進戰略投資者,該行宣布已向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部分該行內資股。據該行消息,該行已向工銀投資及信達投資轉讓的該行內資股分別占該行已發行總普通股股份的10.82%及6.49%。
新任董事長、行長均來自工行
在戰略投資者援兵就位后,錦州銀行高管團隊迎來一波“大換血”。
據遼寧銀保監局公告, 已于8月2日,分別批復同意郭文峰、康軍、楊衛華、余軍擔任錦州銀行行長、副行長、副行長、首席財務官的任職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一屆董事會屆滿之前,錦州銀行便進行了董事會換屆選舉,彼時魏學坤被提名為該行的董事會執行董事,并出任黨委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魏學坤今年56歲,曾在銀行業任職36年,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并擁有副研究員職稱。
在1985年3月至2000年3月期間,魏學坤在先后擔任過工商銀行貴州分行辦公室主任、遵義分行行長等不同職位。隨后,2000年3月,魏學坤轉戰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02799.HK)并相繼擔任該公司的研發部總經理、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及濟南辦事處總經理等職。
在2009年2月,魏學坤回歸工行,成為工行總行信貸管理部的副總經理;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擔任工行總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
而該行的新任行長、副董事長郭文峰同樣也來自工行,在銀行業工作時間長達25年,1993年8月起在工行遼寧分行相繼擔任多個職位。在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期間擔任工行遼寧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21財聞匯綜合
經濟觀察網 作者:吳小飛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玉敏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張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