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8月25日,廈門證監局對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廈門國貿)下發《關于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廈門國貿因2016年年報未按規定將公司及子公司提供增信措施的51.16億元進行詳細披露,被要求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其孫公司廈門國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貿資管),因為間接為部分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委托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廈門證監局決定,暫停其開展新資產管理業務,期限自2017年8月23日至2018年2月22日,為期6個月。
一名資管從業人員對記者說:“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目前是嚴格不允許的。”可見保本保收益已經成為資管行業禁區。
而對于一些還未出明確規定的金融領域,打破剛性兌付似乎也是勢在必行。但也有人認為,打破剛兌之路難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老百姓只是市場參與的小戶,一些金融機構本質上才是剛兌的最大受益者。
為資管計劃增信是否違規
8月25日,廈門證監局對廈門國貿下發《關于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簡稱:決定書)。據《華夏時報》記者梳理,廈門國貿可能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
首先,廈門國貿及子公司為孫公司提供增信措施。根據決定書表述,廈門國貿及子公司廈門國貿投資有限公司采取份額回購或差額補足承諾等方式,為孫公司國貿資管發起設立的資產管理計劃提供增信措施。截至 2016 年末,提供增信措施的規模達51.16億元。
其次,對以上行為,廈門國貿在信息披露上存在遺漏。具體而言,廈門國貿未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等規定,在 2016 年年報中詳細披露為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結構化主體提供的財務支持的相關信息,信息披露存在遺漏。
上述資管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廈門國貿作為上市公司,被處罰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未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在第三方為資管計劃進行增信方面,2016年在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編寫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相關問題解答》中表示,法規不禁止資產管理計劃在投資端采取相關增信措施,但管理人不得以采取了相關增信措施為由,向投資者宣傳保本保收益或使用含“保本”字樣的產品名稱。
由此可見,證監會允許第三方機構對資產管理計劃進行增信,但業內解讀,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只是針對平層產品,允許第三方的擔保。但如果是結構化產品,第三方對優先級提供擔保仍然是禁止的。
據廈門國貿發布公告顯示,其下屬孫公司國貿資管5只投向港股的資管產品凈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且由于普通級投資者未能立即足額追加增強資金,該事件觸發廈門國貿及子公司的份額回購/差額補足義務。
廈門國貿對上述5只資管產品期末凈值不足以支付給優先級投資者份額的本金及預期收益部分全額計提了預計負債約5.2億元。
截至2017年8月24日,除上述增信份額外,廈門國貿表示,公司及子公司采取直接或間接方式,為國貿資管發起的資管計劃部分投資者提供份額回購或差額補足等承諾的份額規模已降至11.35億元。
廈門國貿強調,公司仍在積極采取措施處置存量產品,降低增信規模,直至清零。
保本保收益已成資管禁區
廈門國貿孫公司國貿資管,因為間接為部分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委托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廈門證監局決定,暫停其開展新資產管理業務,期限自2017年8月23日至2018年2月22日,為期6個月。
“委托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這一點明顯違規,至于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目前也是嚴格不允許的,上述資管從業人員對記者說:“保本保收益本來就是騙人的把戲。市場的風險是一定的,一部分人保本保息,另一部分人一定需要承受更大的風險。因此,所謂剛性兌付會給整個市場積累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2016年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簡稱新“八條底線”。其中第三條明確規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相關銷售機構不得違規銷售資產管理計劃,不得存在不適當宣傳、誤導欺詐投資者以及以任何方式向投資者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等行為。其中還列舉以下違規情形,例如,資產管理計劃名稱中含有“保本”字樣;與投資者私下簽訂回購協議或承諾函等文件,直接或間接承諾保本保收益。可見保本保收益已成資管行業禁區。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北京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表示,下一階段在我國金融體系金融監管完善的過程當中,剛性兌付應該是一個重要問題。還是要讓市場發揮主體的作用,要讓價格在一定范圍之內波動,提示投資者和消費者投資有風險。同時要大力弘揚和尊重法律的精神,要踐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制度安排。同時還要控制惡意的逃債以及過度投機。
雖然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對于整個金融市場而言,打破剛性兌付似乎已經成為明確的監管方向。(華夏時報 馮櫻子)
在今年的7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孫公司13億操盤港股虧剩2億 廈門國貿或攤上5億補償義務》一文,對廈門國貿旗下孫公司發行的5只資管產品投資港股市場,凈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已觸及強平清盤線一事進行了報道。上述5只產品的總規模為13.094億元,而截至7月7日,五只資產管理計劃總凈值僅為2.15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港股市場投資巨虧后,廈門國貿旗下的國貿資管在A股進入了“掃貨”模式,從已披露的中報信息中顯示,其旗下的資管計劃出現在包括綠景控股在內的10只個股中。
多只資管計劃A股掃貨
7月4日晚間,廈門國貿發布公告稱,旗下孫公司國貿資管報告稱,受近期港股市場的局部系統性風險影響,國貿資管部分投資于港股的5只資產管理計劃凈值出現較大程度的下跌,已觸及強平清盤線。7月8日,廈門國貿作出了補充說明,由下屬孫公司國貿資管擔任管理人的部分最終投向為港股的5只資產管理計劃凈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已觸及強平清盤線。
廈門國貿表示“上述5只產品的總募集規模為13.094億元,其中初始優先級投資者總募集規模為7.687億元,涉及可能觸發份額回購/差額補足義務的優先級規模為7.26億元。而截至7月7日,五只資產管理計劃總凈值為2.158億元”,這意味著如果這5只產品之前沒有進行分紅,整體虧損幅度高達83.5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港股市場陷入巨虧后,A股市場又吸引了國貿資管的眼光,公司旗下多只資管計劃在A股市場“掃貨”。半年報數據顯示,國貿資管鑫匯贏20號資管計劃持有75.03萬股綠景控股,為新進持有;國貿資管鑫匯贏8號資管計劃持有廣東甘化1590.07萬股;國貿資管鑫匯贏8號資管計劃持有1539.02萬股浙江眾成;國貿恒盛六號資管計劃新進持有58.8萬股三暉電氣。
而國貿資管鑫匯贏8號資管計劃持有700萬股華昌達不變;四川信托·錦寶1號證券信托計劃持有1127.27萬股珈偉股份;國貿恒盛六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236.81萬股的青海華鼎;國貿資管鑫匯贏8號資管計劃新進持有宏達礦業794.95萬股;天弘2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曲江文旅49.72萬股。此外國貿資管定增二號資產管理計劃還持有山鷹紙業19647.06萬股,是通過定增方式獲得,目前尚未解禁。
對此騰逸投資總經理張飛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滬指近期突破3300點壓力位置后,資金對于后市相對樂觀。從量能來看,明顯有場外資金入市,近期養老金、社保基金和險資等戰略資金入市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場外資金入市的意愿較為積極。
因信披遺漏被責令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廈門國貿以及控股子公司廈門國貿投資有為前述觸及強平線的5只資產管理計劃的部分優先級投資者提供份額回購/差額補足承諾的情況。而對此次風險事件,廈門國貿積極處理,公司與優先級投資者溝通后續資產管理計劃清算、分配事宜;其次是第一時間與普通級投資者協商上述追加資金的來源,督促普通級投資者履行追加增強資金的義務。而作為國貿資管的實際控制人,廈門國貿及其子公司承擔了優先級份額的本金保證承諾,廈門國貿和國貿投資可能承擔優先級投資者虧損補足義務。
而廈門國貿在8月2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廈門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書,“經廈門證監局查明,發現廈門國貿存在以下問題:廈門國貿及子公司廈門國貿投資采取份額回購或差額補足承諾等方式,為孫公司廈門國貿資產發起設立的資產管理計劃提供增信措施。截至2016年末,提供增信措施的規模達51.16億元,但廈門國貿未按照相應規定,在2016年年報中詳細披露為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相關信息,信息披露存在遺漏。”
廈門證監局決定對廈門國貿采取責令改正監督管理措施,并提出以下整改要求:一是補充披露相關信息,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二是、加強內部控制質量,提升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提高公司合規經營和規范運作水平;三是按照廈門國貿問責制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每日經濟新聞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