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業內專家分析稱,此次外貿新政中顯著的新提法是“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IC 資料
仍未擺脫下行壓力的中國外貿,等來系列支持政策。
5月12日,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9號),從“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完善政策體系”等九方面,對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展設定新目標任務。
《若干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外貿傳統優勢進一步鞏固,競爭新優勢培育取得實質性進展。著力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推進市場多元化;著力優化國內區域布局,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著力優化外貿商品結構,提升出口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著力優化經營主體結構,促進各類企業共同發展;著力優化貿易方式,推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早報記者分析,《若干意見》的內容從大的框架層面中看,整體的框架保持連續性,顯著的新提法就是“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的內容,這與當下中國正在推進的倡議相吻合,適應當前形勢、外貿轉型方向、“新常態”、國際市場變化等,更加與時俱進。此外,具體操作層面的內容更加細化、含金量更高、可操作性(具體業務的指向性)更強。
白明說,《若干意見》涉及“一帶一路”的政策契合“五通”,道路聯通方面,選擇中國地域附近、且有接壤的地方先進行道路建設,其后便于與更遠地方的聯通;用好中國的局部優勢,加強能源、軌道交通、工業、制造業、農業等行業領域的合作,與沿線國家間創造共贏的合作局面,促進中國在國際產業中擁有主導權,使得中國具有多方面全面發展的綜合競爭優勢。
著力于實現五個轉變
《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推動中國外貿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努力實現五個轉變:
一是推動出口由貨物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資本輸出相結合轉變;
二是推動競爭優勢由價格優勢為主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
三是推動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轉變;
四是推動營商環境由政策引導為主向制度規范和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轉變;
五是推動全球經濟治理地位由遵守、適應國際經貿規則為主向主動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訂轉變。
具體來說:
——在加快提升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方面,《若干意見》提到,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大力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支持通信等領域的技術標準在海外推廣應用。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大力支持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
加強區域開放載體建設。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在全國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推進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做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等工作,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開放高地。
——在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方面,《若干意見》提出,推動我國優勢產業產能走出國門,促進中外產能合作,拓展發展空間。鼓勵較高技術水平的核電、發電及輸變電、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支持輕工紡織、食品加工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辦廠。
——在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繼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全球貿易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以開放的態度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盡早簽署并實施中國-韓國、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積極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加強頂層設計,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貿區。
——在完善政策體系方面,《若干意見》提出,進一步優化進出口關稅結構。逐步實施國際通行的退稅政策,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分擔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在境外提供融資支持。支持金融機構靈活運用流動資金貸款等方式,加強對有效益的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創新外匯儲備運用,通過外匯儲備委托貸款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走出去”。研究建立融資保險長期制度性安排,強化對外貿發展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各地需圈出重點企業實行精準的鼓勵措施”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對早報記者說,政府需要對《若干意見》的內容,進行組織實施,運用好其中涉及的鼓勵措施,指導企業更好地取長補短。各省市需要圈點出重點企業,加以輔導、培訓、推動,或是彌補其暫時的不足,對其實行精準的鼓勵措施,通過多種措施調動企業積極性,使企業發揮各自優勢。
金柏松向早報記者分析,目前中國出口的產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根據挑戰制定了新一輪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和策略,主要就是打造出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競爭力需要大幅度提升的領域(如裝備制造、機械設備、工程基建、核電、船舶制造等領域),給企業一個清晰的發展方向的指引,按照《若干意見》內容操作的話,可以享受一些鼓勵措施。
金柏松舉例說,以往的企業多是外商合資,或是委托加工的,其銷售仍是外商通過本國的銷售渠道進行的,而現在中國想要打造的是,中國自主品牌、自主研發、附加值較高的產品通過自己的渠道,自主向外開拓市場,從而促進企業向外發展的能力。他認為,國內具有出口潛力的產品向外出口的時候,并不是靠價格,而是靠產品的性價比(中國產品的性能可能與發達國家一流水平相比稍微差一點,價格上僅有一點優勢,綜合起來則具有較強的優勢)。
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多重機遇,而《若干意見》正好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參考模板。當下,中國已與巴基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有一定的合作,是目前中國產品出口的重點方向,但這些國家的經濟能力有限,在全球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較低,金柏松建議,美國、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大國的經濟市場,我們也不能放棄,只有真正鋪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才能帶動中國新一輪的出口增長。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1-4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2225.1億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6901.6億美元,增長1.6%;進口5323.5億美元,下降17.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稱,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形勢更加復雜嚴峻,下行壓力大。在全球貿易下降、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出口普遍負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出口仍保持增長勢頭,進口降幅逐步收窄,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預計下半年形勢好于上半年,全年外貿可望呈前低后高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