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就要坐下來談談生意的APEC會議正在北京拉開帷幕的當口,即將來京赴會的墨西哥總統涅托(Pena Nieto)表演了一出“回馬槍”。
11月7日下午1點半左右,法新社的一則報道迅速攪動了市場的情緒:《墨西哥突然取消中國公司的高鐵投標》。報道稱,墨西哥交通部長埃斯巴爾薩(Gerardo Ruiz Esparza)告訴埃菲社(Televisanetwork)稱,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na Nieto數分鐘前撤消了11月3日的投標結果,并決定重啟投標程序。
受上述消息影響,二級市場方面,高鐵板塊急速下跌,板塊內個股全線翻綠,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鐵二局跌幅均超4%,板塊跌幅超2%。
消息突然,中國鐵建和中國南車兩家公司的高管下午急匆匆地召開相關會議核實,截至發稿,還未有相關公告放出。墨西哥方面的突然變卦,顯然出乎了人們的意料。是什么原因讓其在幾天之內做出了180度的變化呢?
招標過程不合規?
北京時間11月4日凌晨,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由中國鐵建牽頭的國際聯合體中標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速鐵路項目。這是中國在海外承建、并完全采用中國標準的首條高鐵。
墨西哥鐵路局局長巴布羅當時還做了詳細的介紹:這條高鐵將連接首都墨西哥城和重要經濟城市克雷塔羅,全長210公里,其中15.9公里為高架橋,11.6公里為隧道,設計時速為300公里,全程共計耗時58分鐘。項目計劃建設工期40個月,合同總金額約為44億美元。
現在隨著總統的一聲令下,這44億美元的合同花落誰家又成了未知數。這次撤標的原因,據墨西哥交通部長埃斯巴爾薩(Gerardo Ruiz Esparza)表示,撤銷中國公司中標權是為了避免“投票過程中任何透明度和合法性方面的質疑”,因為只有中國一組參與競標。埃斯巴爾薩透露在國會參加聽證會時,參議員們對招標的持續時間、程序是否合法等問題存在諸多疑慮,他保證招標是“依法舉行”。但考慮到這個項目重要性和巨大投入,總統涅托認為不該讓社會、國會有任何疑慮。
這樣的一次招標為什么會只有一個參與者呢?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項目最早于2014年8月15日在墨西哥發標,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以及德國西門子等16家公司都對該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是多家公司認為其時間過于倉促,無法在墨西哥方面限定時間內遞交標書并開工,遂對此寫信要求,延遲投標時間,后被墨西哥交通部拒絕,國際公司便全部退出了本次招標。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鐵建國際公司、中鐵建墨西哥公司與墨西哥當地4家鐵路公司組成的招標聯合體遂成為本次招標惟一投標人。
“通過這次招標可以看出,中國高鐵不僅技術好、性價比高,而且由于我們的設計和建設經驗豐富,在工期和交貨時間上非常有優勢。”中國南車相關負責人當時頗感自信地表示,這次墨西哥方面在遞交標書時間和建設周期上要求比較高,許多國際巨頭都力不從心,中國企業的優勢得以顯現。此外,由鐵路建設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聯合墨西哥當地企業一起投標,也是這次能夠中標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到,僅從目前得到的招標信息來看,中國方面并不存在違規的行為,其他公司退出了招標并不是中國方面的原因。因此墨西哥方面此時給出的理由,合理,但是牽強。
對中國產高鐵存疑?
“中國高鐵優質優價,誰不選擇中國高鐵都是自身的損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今日表示,如果按國際招投標高透明度來看,中國高鐵無論是質量還是造價,均是世界第一,沒有競爭對手。“包括美國都有意用中國高鐵,現在也正在商談之中,預計會不日談成。”
確實,中國高鐵在性價比上,有著強大的競爭力。中國高鐵的建設規模龐大,但是建設成本卻遠低于世界水平。據世界銀行的報告,要建設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中國的成本在1700萬至2100萬美元,歐洲要花2500萬至3900萬美元,而美國加州要高達5600萬美元。
但要說沒有競爭對手,就是夸大了。高鐵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方面中國并不占優勢,而且最糟的是,在“走出去”的大旗下,中國企業還愛玩“窩里斗”。典型如2013年阿根廷電動車組招標中,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兩家公司相互惡性壓價。第一包北車報出每輛239萬美元,但從未涉足阿根廷的南車報出每輛127萬美元的超低價,搶走了北車的生意。第二包北車吸取教訓報了每輛126萬美元,南車居然壓到每輛121萬美元,通吃了這個大單。單是拿到了,可最后中標價僅是國際正常單價一半。
不過這一問題目前開始有了重大的變化。由國務委員王勇牽頭督辦推進南北車重新合并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雖然尚無具體細則公布,不過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高鐵“走出去”計劃面前,合并只剩公布的時間問題了。
回到此次墨西哥高鐵投標上看,200公里的高鐵項目從動工到運營要求耗時僅三年,又不會接受獅子大開口的報價,墨西哥方面的選擇著實不多。中國企業中標,從商業層面看是筆大家共贏的買賣。
政治的考量?
墨西哥人反悔了。而反悔的這個時間點和理由則選的頗有含義。要知道除了APEC會議,近期的另一熱點,就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熱炒。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并不是一個新概念,2009年7月,中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應對當時中國出口呈現頹勢的會議上提出了“和諧世界計劃”或“共享發展計劃”,希望通過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來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這一計劃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被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此次再度成為市場熱點,恰恰是因為墨西哥這樁高鐵大單生意的談成。
所謂馬歇爾計劃,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國家給予經濟援助和參與重建的計劃。該計劃讓美國將其過剩產能轉化成政府對受援國家的債券而受益。
而該計劃的另一方面,在于確立了美國在歐洲的強大話語權地位,同時以抑制蘇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施加。
同樣,我國的高鐵國家戰略和中國高鐵進行海外布局,雖然各界說法不一,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這是國家戰略性擴張,它不僅關系到綜合國力和影響力的競爭,還關系到地緣政治和外交政策等復雜因素。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高鐵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對領土控制的最廉價手段,“有多少公里的高鐵線路就有多大的領土”,這句話一點不過分。這一點與美國的航母基地特別相似,如美國以航母為支點,在全球建立了龐大的基地群,間接地影響著地區國家的政治經濟命脈。
墨西哥的位置在哪里呢?
現在再來看墨西哥方面的理由,“避免投票過程中任何透明度和合法性方面的質疑;議員們的諸多疑慮”這個含糊其辭的理由背后究竟有沒有政治方面的考慮?還是說要把此次撤標作為繼續商談的籌碼?還要看11月10日抵達北京的涅托,在訪問期間會透露出什么訊息了。
作者:李國璐
來源: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