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課題負責人:連平周昆平
課題執筆人:吳博上海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現狀
2011年前三季度以來的發展現狀顯示,上海已成為全國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重要增長極,在全國結算量占比、外資銀行參與、業務創新等方面保持了先發優勢、發揮了獨特作用。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高速發展,進一步夯實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市場基礎。
1、全國結算量持續高速增加、結算比例漸趨平衡
2011年前三季度,全國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15409.8億元,同比增長6.9倍。其中第一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3603.2億元,比2010年第四季度增加190.0億元;第二季度結算金額5972.5億元,比第一季度增加2369.3億元,增幅高達65.76%;第三季度銀行累計結算金額5834.1億元,雖比上季度略有回落但仍保持歷史高位。全國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繼續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進出口結算比例逐漸趨于平衡。在試點之初,跨境人民幣結算表現出“進口結算遠大于出口結算”的顯著特點,導致人民幣大量的凈匯出。2011年以來進出口結算比例逐漸趨向于平衡。跨境貿易人民幣出口結算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進出口結算的平衡關系有了明顯的改善。這將逐步形成人民幣跨境雙向流動、良性循環的局面,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同時,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結算比例也更加均衡。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之初,結算額的絕大多數為貨物貿易。而2011年6月服務貿易及其他的結算額在總的結算額中的占比超過25%,第三季度各月的占比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體現出服務貿易和其他在總結算額的占比持續提升的趨勢。
2、上海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在全國占比穩步提高
2011年上海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絕對金額快速增長,由2010年底的740億元,到2011年9月底已增至3261億元。從上海地區銀行的月度累計結算量數據來看,2011年前9個月維持了超過37%的月度增長率。
同期上海結算量的全國占比也穩步提升。2010年年底的數據顯示上海結算量占比為12.9%,同期廣東(除深圳)約占21.3%、深圳占20.9%、北京占19.3%。2011年第一季度結算量增量上海在全國的占比為14.49%(522億元/3603.2億元);第二季度全國占比15.9%(950億元/5972.5億元);第三季度全國占比增至17.87%(1042.56億元/5834.1億元),可見上海已逐漸成為跨境人民幣業務重要的增長極之一。
3、上海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持續領先
在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基礎上,上海積極推動人民幣跨境購售、人民幣出口買方信貸、人民幣對外擔保、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政府采購國際招標等人民幣結算業務。2011年5月,央行上海總部召開上海市跨境人民幣業務推進工作會議,提出穩步開展人民幣境內直接投資、境外項目人民幣融資等業務試點,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
在試點方案完備、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上海市以個案試點的方式,積極拓展了A股減持人民幣匯出、外資企業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增資、直接投資項下股權轉讓款人民幣支付、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向境外股東支付人民幣股利等創新業務。這些業務創新涵蓋了直接投資、間接投資、人民幣外債等多種業務類型。同時,自2010年8月央行向三類境外機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以來,截止2011年上半年,已有20多家境外機構獲批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