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題:中國經濟“調結構”要過“五道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宋振遠、儲國強、呂福明
消費不足、產能過剩、減排壓力——盡管2009年我國經濟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目標無已懸念,但仍然面臨一系列深層次發展矛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場“調結構”攻堅戰中,要如何跨過轉變發展方式的門檻?
傳統產業:從“去庫存”到“去產能”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我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產業,實現了產銷基本平衡。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至10月份,重點鋼鐵企業的鋼材產銷率為98.2%;水泥產銷率為97.8%。
但“去庫存”只是傳統產業走向復蘇的第一步,這些行業中存在的重復建設、產能過剩以及結構不合理等深層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一些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步伐放慢,新增投資較多,很可能舊病未除,又積聚了新矛盾。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表示,今年1月至10月,建材行業投資增長了47.4%,其中水泥行業增長了64%,平板玻璃增長了35.3%。“明年產能過剩問題仍有可能出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如果我們仍停留在原有經濟結構上“保增長”,就會錯過這次“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在下一輪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為抑制產能過剩,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正進一步加強對傳統制造業的審批管理,提高產業準入門檻。這些舉措能否有效解決傳統產業的“去產能”難題,人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