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跨境貿易挖掘機】
導讀
年前年后,業界關于郵件快件進口的小道消息不斷,從稅率到監管都在傳聞各種消息,群友推薦給我一篇關于質檢總局研究中心文章,希望分享給大家,看看監管層的思路。這篇文章是質檢總局干教中心舉辦的第9期司局級干部專題研討班“筑牢進出境郵件快件國門安全網措施研究”分課題研究報告摘要:
一、進出境郵件快件監管現狀
1. 取得的成效
(一)初步建立起相關的法規體系。2001年,質檢總局發布了《出入境快件檢驗檢疫管理辦法》,會同國家郵政局聯合發布了《進出境郵寄物檢疫管理辦法》。2012年,質檢總局會同農業部聯合修訂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總局還修訂發布了《出入境人員攜帶物檢疫管理辦法》,使之更適應不斷變化的旅郵檢工作及查驗形式的需要。
(二)初步搭建起相應的業務管理架構。初步形成了層級清晰、銜接順暢、運轉有效的管理架構。質檢總局在動植司專門設立了旅郵檢處,負責全國旅郵檢工作的統籌管理與協調部署。全國29個直屬局已開展了郵檢業務,在有國際郵件業務的地區,全部對進境國際郵件實施了檢疫。
2. 面臨的挑戰
(一)郵件快件業務迅猛發展。近年來,特別是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異軍突起,我國進境郵包年均增長率超過10%,發展速度迅猛。2014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億件,首次超過美國,產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一。2015年快遞業務量繼續增長48%,達206.7億件,業務“井噴”式的快速發展,對初步建立起來的檢驗檢疫監管體系帶來極大沖擊,基層一線處于忙于應付狀態。
(二)進境方式變化多樣。狹義而言,目前寄遞渠道主要包括郵件和快件。但進境方式不斷發展變化,當前主要包括三種模式:一是代購模式,即賣家先從境外商場或網站購買商品,再通過淘寶等平臺與境內消費者完成交易,最后將物品寄遞回國。二是直郵模式,即境內消費者直接從境外網站購買商品,由境外網站將商品從國外寄遞回國。三是保稅進口模式,企業將貨物囤積在保稅倉庫,通過網絡平臺交易,待訂單生成之后再通過國內寄遞方式將商品運抵給消費者。
(三)不合格寄遞物不斷攀升。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在進境郵件快件中查獲的問題件不斷遞增,觸目驚心! 2015年全國各郵政口岸共截獲禁止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29,765批次,同比增長74%;檢出有害生物3,642批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37批次,同比分別增長了125%和188%。截獲全部有害生物次數約為2010年的5倍。
二、存在的問題
1. 執法依據已顯過時
運行15年的《進出境郵寄物檢疫管理辦法》和《出入境快件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很多規定漏洞較多,銜接不緊,早已難以執行,亟待修訂。比如,從寄遞范圍上看,郵件快件業務涉及到動植物檢疫、衛生檢疫、食品檢驗及工業品監管等,原有法律已難以指導現行監管需求。再如,原有辦法難以對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或處罰力度不夠,造成違法成本不高,同一人屢次違法事件頻頻發生。
2. 郵件快件監管方式差異大
目前所有郵件被當成物品,以實施動植物檢疫和衛生檢疫為主;快件則是當成貨物,但個人自用部分參照郵件管理,只檢疫不檢驗,而一般貿易部分,又參照一般貨物的檢驗監管程序進行。而事實上,郵件、快件業務有時很難區分,只是寄遞渠道不同而已,但這卻給了寄件人鉆空子逃避監管的機會。
3. 各地執法尺度不統一
全國7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在有關進出境郵件、快件監管方面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做法大為不一。甚至在一個直屬局內部,各分支局間也做法不一致。由此,地方政府不斷給當地局提出要求,給與最便利的政策,相關社會、企業及相關人也不斷加碼,甚至提出一些無底線的要求。
4. 基層執法基礎不強
(一)機構不健全。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設有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59個,其中54個處于運營狀態。17個國際郵件互換局的郵檢工作由其他檢驗檢疫處(科)室代管,機構尚不完善。
(二)人員資源不足。目前,全國從事郵檢的人員不超過200人,全國有54個國際郵件交換中心,平均到每個點不足4人。北京和廣州郵辦分別僅有20多人,而兩地海關人員分別為130人和110人。
(三)硬件基礎薄弱。在已設立的機構中,查驗設施簡陋、手段不強、專業能力不夠等問題也較突出。很多郵檢機構沒有專門的X光機和檢疫犬,查驗時只能靠人工翻看每件郵包上的運單信息,方法非常原始,漏檢現象時有發生。
5. 執法外部環境欠佳
在日益增長的業務量前,郵政部門給予的支持不夠,一些檢驗檢疫郵檢機構沒有辦公場所或工作場所不適應監管需要。部分地方與海關的溝通協調也不夠,“一機兩屏”等合作協議得不到落實。
三、國際對比
美國
9.11事件后,美國加強了旅郵檢工作,所有國際郵件均接受檢查。農業部在郵件分撿現場設立辦公室,美國郵政和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共同承擔郵寄物檢疫的責任。郵寄含有植物和植物產品的任何郵寄物,未在外面明確標明含有規定的限制物,或不能從外表判明所含內容,都是違法的,可處100美元罰款。所有進口到該國的食品、動植物產品和化妝品一律不能以快件方式進口,否則將可能被處以5000到10000美元不等的罰金。
澳大利亞、新西蘭
澳大利亞農林漁業部(DFFA)和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AF)統一負責管理本國檢疫工作。兩國都是采取由專業的部門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兩國要求在郵寄物申報表上填寫所有的郵寄物品名及包裝種類。進境郵包檢疫是采取100%X光機查驗、檢疫犬巡查和專業人員對傳送帶上可疑的郵包針對性檢查三合一的方式。注重信息化的應用,對處理過的郵件信息儲存到計算機。兩國對禁止進境物有三種處理方法,即:處理、退運、銷毀。
日本、韓國
日本對郵寄動植物及其產品要實施嚴格的檢疫。所以,植物防疫所在東京等14個國際通關郵局設有工作點,定期開展郵寄物品的動植物檢疫工作。特別是日本的檢疫法律授予了日本動植物檢疫官員依法行政的權力,日本的動植物檢疫官員在現場就能作出檢疫處理決定。韓國的郵寄物檢疫法律法規與日本相似。含有植物的郵包,由郵局通知國家植物檢疫機關實施檢疫。
歐盟、英國
歐盟國家對郵寄進口的植物和禁止進境物有嚴格的規定,檢疫部門在郵局設立機構對進境郵包實施檢疫查驗,但各國的要求在符合歐盟總體規定的情況下各有差異,如英國要求植物檢疫證書應粘附在郵寄的包裹上。英國郵檢口岸查驗職責是英國邊境署(UKBA)負責,具體業務主管部門是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負責。英國海關官員對供個人使用的進境郵寄物進行查驗,看是否有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英國規定,所有食品類產品(包括動物產品、魚類、昆蟲類、水果、蔬菜等)一律禁止進口到英國。
加拿大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負責加拿大進境郵件檢查。如果郵件中被發現有禁止進境物品,他們將被處理,而且進口商可能面臨刑事指控。如果郵件中被發現有受管制進口物品,CBSA將扣留物品并通過郵件通知收件人,需要提供進口相關文件才能放行。如果收件人不能提供相關文件并同意放棄這些物品,CBSA將會處理或做退運處理。
國外寄遞物監管的共同點
(一)法律法規較為健全,并嚴厲執行。如,日本法規授權現場人員采取相應措施的足夠權力;一旦發現違規情況,輕則罰款,重則刑罰,毫不含糊。
(二)建立起相應完善的查驗體系。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對進境郵件等均采取100%查驗,X光機、檢疫犬的廣泛使用,查驗效率高。
(三)強調個人主動誠信申報。幾個發達國家都要求郵件和快件的營運人熟知檢疫規定,并積極配合檢疫部門開展工作,特別強調個人的主動申報,對申報不符有意蒙混過關者將會嚴厲處罰并記錄在案。
(四)關注郵件快件中的重點物品。關注重點主要還是以動植物產品、衛生制品及部分食品化妝品為主。對其他一般性物品的檢驗檢查,相對寬松。
四、筑牢進出境郵件快件國門安全網建議措施
1. 加快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一)盡快制訂出臺綜合管理辦法。建議進一步加強協調,共同研究、完善,盡快出臺一個覆蓋各個專業、便于現場操作的綜合管理辦法。
(二)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對《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國境衛生檢疫法》中的相關處罰條款進行修訂,提高法律的權威性和震懾作用。
(三)明確統一管理部門。逐步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統一順暢的監管體系。在有關法規尚未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尚難決斷時,建議總局層面上建立相應的容錯、糾錯機制,選擇一、二個業務點,大膽試點、鼓勵創新,及時總結完善,復制推廣統一做法。
2.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國門生物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等專項工作中加入郵件快件監管的內容。一方面,系統內給予更多的關注,加大在人員、機構、設施設備配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向一線傾斜。另一方面,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
3. 提高查驗人員綜合能力
加緊制定郵件快件人員能力培訓計劃,分批推進,系統地進行。要將一線郵件快件檢驗檢疫人員的能力培訓,納入到各專業的能力培訓工程中去,培養“一人多手、一專多能”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一線人員綜合查驗能力、現場處置能力。
4. 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由于郵件快件業務批次大、批量小、從業人員雜、私人物品比例高,對跨境電商、寄遞企業以及寄遞人實施誠信分類管理制度很有必要,已經在國外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手段。對誠信較好的企業授信并輔以適當的隨機抽查,而將主要檢驗檢疫監管資源集中到情況更為復雜的個人賣家的郵件快件上。
5. 營造良好執法環境
自上而下分別制定與郵政、海關等機構的業務協作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改善執法環境。要將口岸“三個一”、“三互”工作的做法推行到郵件快件工作點。同時,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宣傳,引起人們對進境郵件快件國門風險的關注與重視,贏取社會對檢驗檢疫機構監管執法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