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1.集裝箱發放和交接的依據。 集裝箱的發放和交接,應依據《進口提貨單》、《出口訂艙單》、《場站收據》以及這些文件內列明的集裝箱交付條款,實行《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制度。從事集裝箱業務的單位必須憑集裝箱代理人簽發的《集裝箱設備交接單》辦理集裝箱的提箱(發箱)、交箱(還箱)、進場(港)、出場(港)等手續。
2.交接責任的劃分。
船方與港方交接以船邊為界。
港方與貨方(或其代理人)、內陸(公路)承運人交接以港方檢查橋為界。
堆嘗中轉站與貨方(或其代理人)、內陸(公路)承運人交接以堆嘗中轉站道口為界。
港方、堆場中轉站與內陸(鐵路、水路)承運人交接以車皮、船邊為界。
3.進口重箱提箱出場的交接。 進口重箱提離港區、堆嘗中轉站時,貨方(或其代理人)、內陸(水路、公路、鐵路)承運人應持海關放行的《進口提貨單》到集裝箱代理人指定的現場辦理處辦理集裝箱發放手續。
集裝箱代理人依據《進口提貨單》、集裝箱交付條款和集裝箱運輸經營人有關集裝箱及其設備使用和租用的規定,向貨方(或其代理人)、內陸承運人簽發《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和《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貨方、內陸承運人憑《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到指定地點提取重箱,并辦理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憑《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將拆空后的集裝箱及時交到集裝箱代理人指定的地點,并辦理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
4.出口重箱交箱(收箱)、進場的交接。 出口貨箱進入港區,貨方、內陸承運人憑《集裝箱出口裝箱單》或《場站收據》、《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到指定的港區交付重箱,并辦理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指定的港區依據《出口集裝箱預配清單》、《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場站收據》收取重箱,并辦理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
5.空箱的發放和交接。 空箱提離港區、堆嘗中轉站時,提箱人(貨方或其代理、內陸承運人)應向集裝箱代理人提出書面申請。集裝箱代理人依據《出口訂艙單》、《場站收據》或《出口集裝箱預配清單》向提箱人簽發《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或《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提箱人憑《出場集裝箱交接單》到指定地點提取空箱,辦理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憑《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到指定地點交付集裝箱,并辦理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
6.收、發箱地點應履行的手續。 指定的收、發箱地點,憑集裝箱代理人簽發的《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受理集裝箱的收、發手續。憑《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發放集裝箱,并辦理出場集裝箱設備交接手續;憑《進場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收取集裝箱,并辦理設備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