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韓進被遺忘?9月11日,韓政府轉向與韓進海運簽約而遭受損失的中小運輸代理企業提供4000億韓元(1美元約合1108韓元)緊急金融支援,幫助相關企業渡過難關。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ID:chinashippinggazette)
韓國政府認為,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讓因造船業危機而停滯的地區經濟愈發艱難,朝野上下應合力克服危機。一直以來,海運產業對于以進出口為中心的韓國經濟而言,可謂是重要基礎產業。
韓進海運為韓國國內最大、世界排名第七的海運公司,運營著全球60多條定期和不定期航線,每年向世界各地運輸貨物上億噸,在世界經濟、港口和物流網中占據重要地位。
然而,近幾年韓進海運經營狀況慘淡,截至2015年底,韓進海運債務超過6.6萬億韓元,負債與股東權益比將近850%,今年上半年更是累計虧損達4730億韓元。韓業界人士認為,韓進海運若償還短期債務并維持運營,資金缺口達1.2萬億韓元。不堪債務壓力,韓進海運于8月最后一天申請破產保護。
9月1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宣布,對韓進海運執行破產保護,由法院指定第三方管理。9月2日,韓進海運向美國方面提出破產保護。據悉,法院將通過進一步實地考察來決定是挽救韓進海運,還是對其進行破產清算。
9月6日,韓國政府在與執政黨新國家黨進行黨政協議后表示,將向韓進海運提供1000億韓元以上的擔保貸款。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也表示,將會籌措1000億韓元來支援韓進海運,其中40%為個人財產,60%由大韓航空進行抵押借款。但韓國業界普遍認為,對于企業本身,母公司宣布提供財政援助看似為處于垂死邊緣的韓進海運提供了一線生機,但相對于其龐大債務規模,援助無異于杯水車薪。
目前,韓進海運破產危機已經開始對韓國的進出口、物流等行業產生沖擊。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后,世界各大港口唯恐收不到資金,拒絕韓進海運的船舶出入港,相關裝卸企業也拒絕卸載貨物。截至目前,韓進海運145艘船舶中,因被拒入港而導致運輸不暢的共有87艘。據推算,船上裝載的韓國出口貨物價值共計約1.26萬億韓元。
韓國輿論甚至稱,韓進海運破產危機對韓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的可能性進一步增高,出口形勢惡化已不可避免。韓國銀行對2016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展望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院長楊昌浩指出,韓進海運主打集裝箱貨物運輸,如果韓進海運最終破產清算,幾十年間建立起的這個韓國品牌將消失,其間所建立的物流網絡也將瞬間毀滅,將成為韓國航運業的最大危機。韓國海運業界推算,韓進海運的物流網絡價值達4萬億韓元,再加上出口額,韓進海運破產的后果不堪設想。特別是港灣物流行業帶來的失業問題最為突出,韓進海運從業者和相關產業逾1萬人可能因此丟掉飯碗。
據韓國海洋水產部資料顯示,為最大程度減少韓進海運破產危機對拖船(船型 船廠 買賣)、港口裝卸、港口勞務等相關產業的損失,自9月6日起,韓國港灣物流協會開設信訪窗口,提供企業損失調查、法律咨詢服務。據推測,此次受韓進海運破產危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韓國企業有289個,從業者約1.2萬人。
韓國海洋水產部表示,期待通過信訪窗口,幫助以中小企業、小工商業者為主要組成的港灣相關企業減少損失,并將韓國金融委員會、韓國金融監督院等政府機構的支援方案有效傳達到相關企業。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進海運破產事件不斷發酵。韓國媒體以及相關機構赫然發現,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用于運輸戰爭物資等物品的韓國“國家必需集裝箱船”中,有54%系韓進海運的船舶。但目前尚未找到適合代替這些船舶的船只。
9月6日,據韓國海洋水產部稱,迄今為止“國家必需集裝箱船”總共指定了22艘(125.54萬TEU),其中12艘(62.24萬TEU)為韓進海運的船舶。
在危機狀況下可動用的集裝箱船中,有一半的船只隸屬于韓進海運旗下。若韓進海運正式宣布破產,可代替韓進海運的船舶也很有限。
韓國媒體對韓國船舶公司正持有的173艘集裝箱船進行全部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滿足《船舶登記法》指定條件的船舶中,迄今為止未登記為“國家必需船舶”的集裝箱船只有39艘。《國際船舶登記法》施行令第三條規定國家必需船舶的條件為:國際總噸位要達到1.5萬噸以上、船齡要未滿20年等等。
而且在這39艘船中,韓國籍船舶只有5艘。其中,高麗海運擁有4艘(KMCT香港、KMCT仁川、KMCT青島和KMCT天津)和現代商船擁有1艘(現代Tacoma)。
據韓國海洋水產部稱,只有韓國籍船舶才能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但未來若是以取得韓國國籍為條件而租借的船(附國籍取得條件之光船租船, Bare Boat Charter Hire Purchase,簡稱“BBC/HP”),即使是第三國國籍,也可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但剩下的34艘全都登記在巴拿馬和馬紹爾群島等船舶規定比較寬松的國家,這一點可能會成為問題。這些國家的航運基準或船員管理規定比較自由,因此在發生突發狀況時可能會無法滿足安全標準。
此外,航運企業忌諱自身船舶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這一點也是個問題。集裝箱船根據《國際船舶登記法》施行令稱,每艘將會提供1.04128億韓元的勞務費。但規定只能雇傭6名外籍船員,其余船員必須換為韓國人。因此在航運企業方面看來,勞務費依然是個負擔。集裝箱船舶平均搭乘20人。
鑒于韓進海運的情況,目前韓國政府期待現代商船可以出面。因為在滿足船舶法指定條件的39艘中,有17艘是現代商船旗下的船舶。韓國海洋水產部相關人士表示,“我們計劃先聽取一下現代商船的意見,然后與航運企業協商增加必需船舶”。
另據昨日凌晨消息,韓進海運航向美國的船只獲得法院保護,允許四艘船可以在美國港口卸貨,不必擔心遭到債權人扣押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