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guī)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yè)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y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yè)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qū)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從本月起,馬士基、中遠集運、地中海航運等多家集裝箱運輸企業(yè)相繼宣布提高國際海運價格,受此影響,近期出口產品運輸成本將有所上漲。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新一輪海運費漲價,出口型企業(yè)在接單時除了必要時提高報價,應與大型船運或貨代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盡量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所產生的費用,也是保證合理利潤空間的必要途徑。
船運公司集體漲價
近日,中遠集運宣布,自2013年8月起,對遠東(包含日本)及印度次大陸至西北歐及地中海航線西行貨物實施統(tǒng)一運價上調。運價統(tǒng)一上調幅度為:遠東及印度次大陸至西北歐每20英尺標準箱500美元,遠東及印度次大陸至地中海每20英尺標準箱550美元。事實上,這已經是中遠集運自今年7月以來第四次上調國際海運價格。此前,中遠集運還上調了遠東至南美西及墨西哥航線貨物(包含冷箱)運價,其他航線如自遠東及印度次大陸地區(qū)至美國和加拿大地區(qū)的運費都有相應幅度提高。
宣布提高運費的并不只有中遠集運一家公司,近日多家船公司均調高了海運報價。陽明海運、阿拉伯航運、地中海航運等船公司都以運價、燃油附加費、旺季附加費等名義對海運費進行了向上調整。
與此同時,按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有關通知,從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yè)和部分現(xiàn)代服務業(yè)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相關稅收政策。然而,不少船運公司卻借此次營改增,變相把新增稅收成本轉嫁到了下游客戶。例如,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公司就對外發(fā)布通知稱,自2013年8月1日起,該公司所在的行業(yè)將按6%稅率征收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