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跨境電商巨大的市場空間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銀行加速布局。2015年以來,包括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在內的國內多家銀行均已推出跨境電商相關業務。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以及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有望成為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案例介紹
2015年12月中旬,中信銀行成功推出國內首套“全流程、線上化”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支付系統,這是該行繼2014年跨境外匯支付系統上線后在跨境支付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中信銀行已正式成為業內首家具備“全流程、全幣種、全線上”跨境電子商務支付體系的商業銀行。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國內投資消費總量的增長,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與第五大支付結算貨幣。此外,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外購物需求不斷提升,跨境電商將借助人民幣國際化實現飛速發展,交易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此背景下,為順應市場需求,搶抓市場機遇,2015年12月11日中信銀行成功推出了國內首套“全流程、線上化”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支付系統,該系統實現了與行內外17套系統的直聯對接,具備了一點接入,全線上操作的跨境人民幣支付功能,可在“具有真實交易背景”前提下為境內外客戶提供包括跨境人民幣資金清算、反洗錢、國際收支申報和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申報等服務。
近年來,中信銀行布局跨境電子商務的腳步逐漸加快,其先后推出的“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系統”和“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為其拓展國內跨境電商支付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創造了多項業內第一。此次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支付系統的成功上線,進一步擴大了中信銀行在國內跨境支付市場的領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
未來,中信銀行將持續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發展,著力推進系統創新升級與“跨境寶”品牌建設工作,為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支持國家外貿轉型建設而不懈努力。
案例分析:銀行爭相布局跨境電商支付
在傳統業務面臨挑戰的環境下,銀行加速互聯網金融布局。其中,迅速崛起的跨境電商也被銀行視為新的掘金藍海,紛紛推出配套金融服務方案,作為銀行互聯網金融戰略的一部分。有銀行業內人士坦言,此舉意在增強銀行獲客能力。
2015年12月2日,浦發銀行發布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方案。方案顯示,銀行將同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整合跨境電商的資金流、信息流、貨物流,形成“基金+個性化”的綜合解決方案。
而在此前,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等均在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中有所布局。國內逐年火爆的“黑色星期五”跨境電商大促銷背后,銀行間的跨境支付布局也如火如荼。
事實上,在跨境外匯收付業務中,第三方支付機構主導的在線支付也發展迅速。面對競合關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傳統銀行為突出自身優勢,往往在所發布方案中表示將提供綜合式服務。
除了浦發銀行外,中國銀行也表示,將網絡金融服務有機嵌入整個跨境電商鏈路中,實現了針對跨境電商平臺、海關、物流、海外供應商、國內消費者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銀行通過一站式服務,不僅提供支付、結匯等服務,還能夠嫁接傳統業務。比如根據跨境電商短期、快速的融資需求特點,為商戶提供配套的供應鏈上下游融資。
在銀行傳統業務收入呈下滑趨勢的大背景下,銀行布局跨境電商支付背后也另有深意。浦發銀行貿易與現金管理部總經理楊斌表示,跨境電商支付業務或可獲得企業客戶的沉淀資金、低成本負債。此外,還能積累電商平臺上的支付數據,成為今后銀行貸款業務風險管控的數據來源和基礎。在他看來,跨境電商將會是重要的獲客平臺,而一旦引入流量,銀行便能從中獲得賺錢機會。
事實上,跨境支付業務已經讓銀行有所斬獲。2015年1-10月,浦發銀行個人結售匯業務同比增長了50.2億元,其中12.8%來自跨境支付業務。
跨境電商支付結算 中國銀行搶下首發
2015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在廣州舉辦跨境電商產品發布會暨“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新國通達”跨境電商合作啟動儀式,并在儀式期間首發跨境電商支付結算產品。
該產品將填補銀行業內跨境電商支付結算領域的金融產品空白。對于跨境海淘的個人消費者,可提供便捷的網上支付服務;對于跨境電商進口企業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可提供在線人民幣支付、跨境資金分賬與清算、國際收支申報、反洗錢等方面一攬子服務;對于開展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的海關,可實時向海關傳輸資金支付和國內個人消費者信息,實現企業便捷通關,也有效解決了海關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需求。該產品推出不久,即迎來了第一家合作電商平臺廣新國通達,中國銀行將與廣新集團共同打造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生態圈。
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中國銀行擁有完備而領先的傳統跨境貿易金融服務產品體系,并積累了百余年的跨境業務經驗,不僅在人才和產品上具備專業優勢,對于海外監管要求、稅收政策、法律法規、社會文化等軟環境方面也有著深刻的理解。中國銀行順應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趨勢,把握“互聯網+外貿”的政策機遇期,充分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優勢,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推出了集線上便捷支付、網上收單、跨境資金清算、反洗錢、國際收支申報等功能在內的跨境電商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我國跨境電商業態健康快速發展。
中行今后將不斷發揮跨境服務優勢,緊跟“一帶一路”“走出去”“互聯網+”等國家戰略,通過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創新,加快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合作。繼2015年9月在上海與英國投資貿易署成功舉辦“中英跨境電商合作圓桌會議”后,11月中國銀行還將在奧克蘭聯合新西蘭貿易發展局舉辦“中新跨境貿易投資發展論壇”,為雙邊、多邊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構建金融基礎設施。未來,中國銀行將陸續拓展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業務,為國內電商平臺與消費者引入更多安全可靠的境外商品,并在這個過程中提供更加豐富便捷的金融服務。
民生銀行發布跨境電商支付產品
2015年11月末,中國民生銀行順應跨境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新趨勢,把握“互聯網+”的政策機遇,積極開展跨境金融創新,推出了“全程不落地”的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系統。該系統提供包括9個外幣幣種的線上結售匯、收付匯、反洗錢、國際收支申報和個人結售匯登記等服務,從前端交易到后端申報實現“全線上、自動化”處理,為跨境電商支付結算提供了高效的服務支持。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日益火爆,國內涌現出一大批跨境電商購物平臺,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切入跨境支付服務,民生銀行跨境電商支付產品成為幫助支付機構打通跨境電商境內外資金往來清算的專業通道。民生銀行將從支付、融資、資金等業務全方位打造跨境電商金融服務,包括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全流程跨境支付系統、跨境資金鎖匯、跨境電商資金回流以及跨境電商在線融資平臺等系列產品,形成跨境電商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攜手支付機構及跨境電商合作共贏,共同助力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跨國集團財資管理解決方案——民生銀行推出跨境本外幣資金池業務
跨國企業集團出于自身經營和管理的需要,可以通過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產品,在一定的額度內,實現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資金的自由調配。日前民生銀行推出了跨境本外幣資金池業務。該業務在豐富靈活的境內資金池基礎上,為跨國企業集團量身定制跨境資金池賬戶結構,充分滿足跨國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需求。
該業務有三個特點:第一、跨境本外幣資金池能夠幫助集團客戶打通資金合規出入境渠道,降低集團綜合融資成本;第二、跨境本外幣資金池可提高集團內部資金運用效率,實現資金收益最大化;第三、資金池內成員企業可共享盈余資金,互補長短,減少利息費用支出。
民生銀行操作跨境本外幣資金池業務具有四大優點:第一,民生銀行現金池系統可實現自動化操作,支持多層級賬戶結構;第二,民生銀行可通過現金池系統實時監控,按照監管要求,確保任一時點不超過限額管理要求;第三,現金池系統可自動進行靈活的上劃和下撥操作,根據客戶需求制定相關規則;第四,民生銀行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創新能力強,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持續升級產品。
民生銀行將充分發揮“內外貿、本外幣、離在岸、境內外貿易融資”一體化優勢,竭誠協助跨國企業集團共建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體系,助力跨國集團“走出去”。
未來跨境電商業務或成重要利潤來源
在“互聯網+外貿”的政策機遇期,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保持年均30%的高速增長,銀行在這方面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作為跨境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跨境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重要性將不斷提升。跨境電商金融業務的發展可促進商業銀行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的提升。此外,電商金融服務有望為商業銀行帶來較豐厚中間業務收入及潛在的其他收益。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以及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依托強大的境外金融網絡,未來跨境電商金融業務有望為消費者、電商平臺及跨境商戶提供全方位的跨幣種、跨市場的支付結算、投融資、現金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有望成為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元,增長率為35.48%,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5.89%。而據商務部測算,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從2008年的0.8萬億元增長到6.5萬億元,占整個外貿規模的19%,年均增速30%。自監管部門發布《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以來,截至目前全國有26家支付機構成為試點,累計外匯跨境業務量51.9億美元。
2015年前10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口額下滑了15%,而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仍保持年均30%的增幅。目前全國已有鄭州、寧波、杭州、上海、廣州、重慶、深圳、天津8家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
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稱,未來三年到2018年,跨境電商規模有望翻番至8萬億元。
雖然各家銀行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發展程度和模式不同,但都是契合自身國際化和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互聯網金融是國內金融發展大趨勢,
來源:專業銀行咨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