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自2013年4月10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將開展人民幣對澳大利亞元直接交易,澳元緊接美元和日元成為第三個能夠同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人民幣對澳元的直接交易不僅降低了外貿商的交易成本,更有助于強化兩國經貿關系,對世界經濟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人民幣與澳元的直接交易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加速。對此,多于8家外媒給予關注:
美國Channel News報道,澳大利亞首相Julia Gillard表示,中澳兩國貨幣直接兌換顯示著中澳兩國商貿往來的愈加密切,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商貿伙伴,兩國貨幣直接兌換將降低交易成本,使兩國貿易更加便利,同時也能為新興的金融一體化創造機遇。中方亦表示中澳貨幣直接兌換對其意義重大。
英國BBC報道,澳元成為第三個能夠同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這是中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大舉措。蘇格蘭皇家銀行新興市場交易主管Stuart Oakley表示,并無國際法要求國際貿易要采用美元計價,此舉將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性。但目前而言,大部分貿易商可能仍將采用美元交易。
BBC表示,雖然世界市場盼望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也在加快推動人民幣國家化進程,但中方對此依舊謹慎,人民幣的全面可兌換只會在中國政府有自信能夠處理好貨幣匯率浮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時才會推出。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澳元成為第三大能夠直接同人民幣兌換的貨幣,這標志著中方和澳方商貿關系進入新的階段。澳大利亞首相Gillard夫人表示,此舉對澳大利亞意義重大,不僅對大型跨國公司有所裨益,對其中小型企業想要發展中方市場也有重要作用。兩國貨幣的直接兌換,對于澳大利亞與中國經貿往來有著戰略性意義。
香港大公網報道,從4月10日開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澳元交易實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直接做市商連續提供人民幣對澳大利亞元直接的買、賣雙向報價,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此次兌換交易對于中澳兩國經濟接觸是戰略性突破。首先,直接交易將有益于澳洲企業降低外匯兌換風險,節省交易成本。匯豐報告顯示,超過40%的擁有對華業務的澳大利亞中小企業有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打算。其次,此次兌換交易對中澳兩國經濟接觸都是戰略性突破,不僅有利于澳洲大企業,還將令希望涉足中國市場的中小企業受益。
相較于去年6月1日開始的中日貨幣直接兌換,大公報稱,市場對人民幣與澳元的直接交易協議的前景更為"看好"。同時此舉也被視為澳大利亞在悉尼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一個前奏。
《金融時報》FT報道,繼美元和日元之后,澳元將成為第三種與人民幣展開直接兌換交易的貨幣。中國央行授權澳新銀行(ANZ)和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為人民幣和澳元直接交易的做市商。
FT分析認為,雖然直接貨幣兌換通道有助于降低企業成本,但分析師預計這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產生重大影響。
《華爾街日報》WSJ報道,中國國內外匯市場周三啟動人民幣對澳元直接交易,澳元由此成為繼美元和日元之后第三種可以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中國央行設定的澳元/人民幣中間價為人民幣6.5400,澳元/人民幣匯率被允許在中間價上下3%的范圍內波動。
綜上而言,短期內,由于交易習慣及謹慎性考慮,人民幣與澳元之間的兌換交易規模不會有重大突破,多數貿易仍將以美元結算。但人民幣與澳元的直接交易標志著中澳兩國在合作商邁出重要一步,對于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同樣意義深遠。對于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和提高人民幣國際化地位也是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