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加快金融市場建設 為推動國際化夯實基礎
人民幣下一步“走向何方”?不可否認,人民幣走出去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國際投融資活動和官方外匯儲備的通用貨幣。但是,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不久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第二十四屆部長級會議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的,人民幣在市場上的被接受程度取決于市場參與者,不是誰的主觀意愿可以決定的。同時,市場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又取決于改革開放的進程。因此,人民幣走向國際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2006年菲律賓央行就接納人民幣為其儲備貨幣,這是外國央行首次將人民幣列為官方儲備貨幣。隨后,白俄羅斯以及馬來西亞、韓國、柬埔寨和尼日利亞的中央銀行相繼以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另外,一些國家在匯率上也開始考慮人民幣因素,印度和歐洲央行2005年就宣布將人民幣納入一攬子貨幣。在全球經濟復蘇遇阻、美元等貨幣貶值壓力增大的趨勢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已經成為一些國家實施外匯儲備多元化戰略的選擇之一。
“盡管這其中不排除投機的因素,但它確實提升了人民幣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以及對人民幣的信心。”趙慶明認為,雖然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拓寬了海外人民幣資金的來源渠道,會促進海外市場人民幣規模的增長,但境外交易主體人民幣持有意愿對海外市場人民幣規模增長的影響不容忽視。目前,境外交易主體由于沒有種類豐富、可靠便捷的人民幣保值增值的金融產品選擇而抑制了其大規模持有人民幣的意愿。因此未來我們應在加快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建設,逐步形成一個開放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體制健全的金融市場上下功夫,以豐富的金融工具和交易產品種類供市場參與者選擇。為此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用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開發新的金融工具以幫助投資者防范風險,打造跨境融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