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隨著日本和韓國在雙邊貿易上的你攻我守,兩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到全新的階段。
2日上午,日本內閣正式批準通過《出口貿易管理令》修訂案,根據該案,韓國將從本月28日起,正式被剔除日方所制定的貿易“白名單”。
作為反制措施,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隨后發布聲明,表示將日本從韓國制定的貿易“白名單”中剔除,并在下周發布具體的實施細則。
當地時間2日下午2時,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青瓦臺主持召開臨時國務會議,研究針對日本追加“經濟報復”的應對方案,并針對會議的開場發言進行電視直播。
根據韓國的慣例,除了總統休假以外,國務會議于每周一上午進行,這也是文在寅上任以來,首次在非周一舉行國務會議,也是首次在電視上直播國務會議的開場發言。
在之后舉行的記者會上,一位青瓦臺高級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韓國政府就日本方面提出的關于敏感材料的出口管制質疑作出合理解釋,并提出在凍結現狀的背景下,通過協商及對話解決問題,卻遭到了日方毫不猶豫的拒絕,這是對韓國的“公開侮辱”,如今韓國政府認為,是否應當與對韓國失去信任、并屢次提出存在安保威脅的國家分享安全及國防等敏感信息感到疑惑。
日方發布新一輪管制措施后不到半小時,韓國便發布了首份聲明。
這份由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高旼廷所起草的聲明,表示對日本決定將韓國清出貿易“白名單”深感遺憾,并提出韓國政府將堅決應對日本方面的不當舉措。
當地時間2日下午2時,文在寅在臨時國務會議上表示,韓國一直將日本視為友好的睦鄰,而對于日本方面不顧韓方立場與感受,魯莽將韓國剔除貿易“白名單”的舉措感到震驚與遺憾,警告日方的舉措進一步惡化韓日兩國間的關系,并指出雖然日本是經濟強國,但若要對韓國經濟造成危害,韓國也將提出所有可行的對策,對日本經濟也將造成巨大的損害。
針對貿易摩擦的原因,文在寅認為,本次貿易報復是日方對于歷史遺留問題的“報復”,并指出在兩國愈合歷史傷痕之際,日本作為加害者,卻繼續向韓國留下深重的傷痕,并繼續將傷痕深化,這種危害良心,且損害國際貿易秩序的“自私”行為,不僅違背日本自身在國際上所做出的維護自由貿易的承諾,更將遭到韓國民眾及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一致譴責。
同時,文在寅還提到朝鮮半島被日本占領的歷史事件,表示正值“三一”抗日運動100周年之際,回望過去,韓國的歷史充滿著挑戰與艱辛,但因力量屈服對方的時代已經逝去,若屈服于難關歷史總將反復,如今的韓國也不會再輸給日本。
“日本對于韓國是一座‘大山’,但這座大山應當被跨越,為此韓國政府將站在先鋒,與韓國民眾與企業一道應對來自日本的挑戰。”最后,文在寅呼吁日本撤銷不當措施,響應韓美兩國提出的通過協商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的提議。
在被問及韓國是否將重新考量《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的生效與否時,前述青瓦臺官員并沒有否認,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韓國將考慮包含針對日本共享軍事情報在內的,多角度、綜合性的對日反制措施。”
由韓國國會“知日派”議員所組成的“韓日議會聯盟”(日本稱“日韓議會聯盟”)表示,將取消原定于3日赴日本參加“朝鮮通信使”紀念活動的計劃。
據隸屬于該聯盟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該紀念活動此前曾持續10年,采取韓國議員團每到一個城市,與該城市的議員進行座談會的形式,原本也計劃與聯盟的日方干事、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自民黨議員河村建夫就目前出現的貿易摩擦進行斡旋及溝通,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舉措明顯已經失去了意義。
該議員坦言,結合此前訪日的韓國國會代表團被拒絕會見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這或將意味著,至少從短期來看,韓日政界的斡旋努力失去了價值,尤其是此刻若貿然斡旋,必將使民眾誤解其為“媚日”,進而會打擊議員的政治地位。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受到韓日間特殊關系的影響,兩國的許多外交及貿易政策主要以不成文的“默契”為主,而當默契被打破以后,則是體現了兩國關系的脆弱性。
在經歷了日本方面的第二輪打擊以后,韓國企業和民眾的神經驟然繃緊,在持續抵制日本商品的同時,也在探討新一輪制裁的方向。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個月底,韓國國內日本產啤酒的銷售額相較去年同期下降48%,赴日旅游的韓國游客數量減少55%。
而就在2日,韓國八個地區的藥師會共同宣布,在成分相似且擁有可替代品的前提下,藥師會旗下成員藥房將停售出售日本企業制造的藥品,而這也是首次在非消費品領域,韓國行業協會宣布抵制日本產品。
在日韓第一輪貿易摩擦時,日本政府宣布修改對韓貿易規定,將限制氟聚酰亞胺、光刻膠,以及氟化氫三種半導體制作原材料出口至韓國,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發行的報告,韓國半導體及顯示器行業在這三類材料對日本的依賴度分別是91.9%,43.9%及93.7%。
目前,三星電子已經要求供應商將包括上述三種材料在內的“所有進口自日本的材料”均應在8月15日前,準備好90天的庫存,由此產生的費用將由三星方面承擔。SK海力士也回應稱,目前該公司針對上述三種材料已擁有60日左右的庫存量,足夠應付近期的生產。
一位三星電子方面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內部評估認為,日本方面制裁的影響將不僅局限于芯片,還將在智能手機、液晶電視等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上造成全方位的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也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三星電子正在調試使用韓國本土企業及中國企業制造的氟化氫產品,此外韓國第一大液晶顯示屏制造商LG Display正準備使用韓國本土制造的氟化氫產品,光刻膠(抗蝕劑)則將使用中國企業制造的產品,目前這兩款替代產品正在進行相關技術調試。
對于下一步的制裁對象,李國憲認為,將主要在材料、金融及農產品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均是韓國較為依賴于日本的產業,例如日本可以通過控制向韓國出口材料,使韓國難以生產高尖端產品,阻攔韓國在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發展腳步,同時通過控制對日本出口份額占據較高的彩椒、海苔等農水產品,進而使農民階層向韓國政府施加壓力。
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周星工程公司CEO黃喆周則認為,日本的目前措施,是在打破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所維持的環球供應鏈,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韓國的半導體的生產設備及核心材料主要由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所主導,導致雖然生產出芯片產品,但由于源頭技術受制于外方,在成本控制力方面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突破這種科創壁壘,在核心材料方面推動國產化進程,將有利于韓國產業未來提高成本控制力,而為了達到目前的目的,有必要和中國企業加強合作關系,通過市場與技術間的創新結合,共同完成供應鏈的改變與升級。”黃喆周表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投資者看好未來芯片產業的走勢,7月1~18日,除日資外的其他外國資本共購入了4.9千億韓元的三星電子股份,以及2.6千億韓元的SK海力士股份。韓國新韓證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也指出,隨著SK海力士轉向減產,考慮到日企并不掌握大規模芯片產品化的經驗,不排除業績已經觸底,未來市場會重新恢復正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