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人民幣已成為廣東自貿區跨境收支主要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堅定的口吻讓人倍感振奮,自2014年12月國務院同意設立廣東自貿區以來,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取得了一批具有開創性、實效性的成果。
截至2017年9月末,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5503.2億元,占本外幣的比例為84.4%。跨境人民幣業務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成為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一大亮點。
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
連珠海大橫琴公司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在香港發行的“點心債”(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會這么受歡迎。在國務院批復設立廣東自貿區之際,作為橫琴新區的投資建設管理機構,在香港發行15億元票面利率為4.75%的三年期離岸人民幣債券,但沒有想到認購金額達到30億元人民幣,超額認購1倍。
與此同時,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10億元,募集的資金50%調回區內、用于股權投資。而有更多的自貿區內企業表示,有境外發債的計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利用自貿區的政策采取境外發債的形式來融資。境內資金成本高企,銀行的信貸規模緊張,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高,在這種條件下推動企業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不失為企業一條新的融資渠道。
當然,“點心債”只是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一個方面,“跨境貸款”則為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走出了另一條道路。從2015年7月起,廣東自貿區內企業以及參與廣東自貿區重點項目投資建設的廣東省內企業,可直接向港澳銀行業金融機構借入人民幣貸款。如中電投珠海橫琴熱電有限公司是澳門電網重要電源支撐點,通過珠海建行從澳門建行獲得了1億元跨境人民幣貸款,貸款利率比當時境內同期基準利率低16%,有效節約了融資成本,有力支持了澳門民生事業發展,推動了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建設。
截至2017年9月末,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共有58家企業辦理了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備案金額281.6億元,匯入貸款金額52.3億元,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約1.5億元人民幣。跨境人民幣貸款引入的人民幣資金較境內融資成本低,有助于為自貿區內企業節約財務成本,達到服務實體經濟目的。
人民幣資金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雅士利是一家生產乳制品的現代化大型企業,該企業在香港上市,在國內建立多家現代化生產基地,又在新西蘭投資建廠,擁有境內外全資、控股企業19家。在此之前他們遇到不小的難題,他們在國內的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嗷嗷待哺,但他們企業在境外人民幣資金充裕,那只“口袋”里的人民幣不能掏給國內的企業用。雅士利特別希望金融主管部門能夠建立一個機制,對他們這些“走出去”的企業,能夠集中調配資金需求,將他們境外的人民幣資金調回境內使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關于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中國銀行南沙自貿區分行為雅士利國際集團辦理了首批自貿區版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幫助其根據自身經營和管理需要,在境內外非金融成員企業之間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余缺調劑和歸集。這有效解決了集團企業內部成員間短期資金余缺調劑,提升了資金運作效率,降低了企業整體運營成本。
截至2017年9月末,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已為29家“走出去”的跨國企業備案29個人民幣資金池,累計收付373.6億元。
金融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
2017年12月31日18時38分,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上,建設者代表共同點亮大橋全線燈光,以璀璨的新面貌迎接2018年的到來。大橋主體工程供電照明系統施工順利完成并全線亮燈,標志著歷經14年籌建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已具備通車條件。然而一個小小的問題卻引起了金融界人士的關注:港珠澳大橋涉及粵港澳三地車輛互通,那大橋怎么收費?因為這涉及港幣、澳幣及人民幣三種貨幣之間的清算問題;另外三地出入境車輛如遇交通事故需保險理賠怎么辦?
這些事看起來都是小事,但都涉及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后的具體問題,是關系到廣東自貿區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的大事。
2015年6月,珠海橫琴推出全國首個跨境公交受理金融IC卡項目,讓蓮花大橋穿梭巴士乘客可以“閃付”乘車、享受便捷的小額支付服務。這種即時小額支付服務為正在制定中的港珠澳大橋收費模式提供了借鑒。2016年底,人保財險橫琴支公司簽發了第一份澳門單牌車保險單,這是為入境澳門單牌車頒發的首張車險保單,這也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出入境車輛保險安排提供了經驗借鑒。
與此同時,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率先啟動粵港電子支票聯合結算,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內地與香港支票電子結算;粵港跨境電子直接繳費業務正式啟動,香港居民使用其在香港銀行機構開立的賬戶繳納廣東境內水電煤氣等日常生活費用;港澳投資者可以通過粵港澳商事登記“銀政通”在港澳地區辦理內地各項商事登記業務……
王景武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廣東將依托廣東自貿區不斷推動跨境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促進投融資便利化,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融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有序地推進自貿區各項跨境人民幣業務改革創新,推動自貿區健康穩定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王景武表示,與其他自貿區相比,“堅持粵港澳一體化發展”是廣東自貿區建設的一項原則,以粵港澳金融合作為重點,擴大金融服務業對港澳等地區開放,以開放創新帶動粵港澳地區發展。下一步,廣東自貿區將依托“NRA+”賬戶開展跨境金融創新,研究探索開展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進一步推動粵港澳三地金融業融合發展,逐步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機構協同、市場對接、產品互認、基建互通、人才互動,提升大珠三角金融圈的輻射力和帶動力,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金融支持。
【拓展閱讀】
全球首筆區塊鏈跨境支付交易背后,區塊鏈對金融業的四個改變
(文章來源:深8互聯網金融)
近日,招商銀行聯手永隆銀行、永隆深圳分行,成功實現了三方間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跨境人民幣匯款,也是全球首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同業間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引起金融業廣泛關注。
隨著新興互聯網與科技產業的高速發展,金融科技創新迎來“奇點式”發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區塊鏈技術,它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下一代最具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之一。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有可能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深刻地變革金融的未來。正因此,區塊鏈逐漸成為全球各大金融機構都在大力投資和追逐的新興領域。
那么,區塊鏈將如何改變金融業的未來呢?今天,深8君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去中心化,有助于實現普惠金融
一直以來,如何以更低廉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為更廣泛的群體提供平等有效的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根本宗旨。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有望實現普惠金融。
舉一個例子,現有的跨境轉賬體系中間代理層級過多、基礎設施成本較高以及信息不透明,導致普惠金融難以推進。而通過借助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網絡,能夠進行全球范圍內的貨幣流通和國際金融結算,同時還可以允許用戶向世界上任何人轉賬而不需要支付高額的服務和交易費用,可以實現實時匯款,不僅大幅節約成本,同時也極大提升了跨境匯款的效率。
同時,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有助于促進各行各業的中心化機構之間達成共識、構建聯盟,形成多個中心組成的商業生態圈,這樣的生態系統突出中心的職能,大大簡化了中心化機構運營成本,能夠較好地匹配普惠金融發展的需求。
二、實現金融安全夙愿,防范風險
安全是金融業的立根之本,尤其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經歷了P2P跑路事件、校園貸裸條等惡性事件后,對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當前不管各家銀行的網上銀行,或是支付寶錢包、微信錢包,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區塊鏈的出現,則為金融行業的安全性帶來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首先,用戶數據以塊鏈結構存儲,具有自校驗性,篡改之后可以迅速發現;其次,數據在多個節點都有相同的備份,即使某個節點上的數據被修改,也可以從其他節點上自動恢復過來,從機制上杜絕了黑客的數據篡改襲擊;另外,區塊鏈還可通過多重簽名驗證等技術手段,打造超級的安全性,防止詐騙、重復支付、哄抬物價等。
除此之外,借助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市場交易、防偽、數字身份驗證等領域都能大顯身手,進一步加固了金融的安全。
三、構筑金融信任
信任是金融業能夠長足發展的基石,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落地,則徹底解決了金融信任這一大痛點問題。
由于區塊鏈內的數據信息的交換是以純數字信息作為信用背書,不需要傳統的交易過程中以交易雙方的身份信息作為信用背書,所以區塊鏈這種“去信任化”特性,通過“簽名”機制和利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樸素方式,卻能夠從機制上保障信用。在最常見的P2P平臺上,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用戶可隨時查看真實的互助資金池,從此不必再擔心平臺造假或者卷錢跑路事件發生,只要是可能出現信用風險和資金風險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區塊鏈進行監管。
四、推動金融業風險信息共享
依托分布式區塊鏈技術,可從技術上構筑更加全面、完善、安全的信息共享機制,并對參與機構設定準入規則,共享成員查詢次數都記錄在區塊鏈賬本中,保證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從而更加有效地防范數據泄露、維護公民信息安全。
去年年底,中國銀聯聯合京東金融發布《風險信息共享方案》,進一步強化了金融產業風險信息共享機制,不斷提升聯盟成員單位的風控和反欺詐能力,有力地支持了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區塊鏈先進的技術理念及巨大的發展潛力,也引起了BAT等互聯網巨頭的高度關注,并在金融領域爭先布局區塊鏈技術。比如騰訊牽頭成立微眾銀行,參與發起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推出基于騰訊云的聯盟鏈云服務并發布區塊鏈白皮書;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嘗試將區塊鏈應用于公益場景,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線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讓每一筆善款可被全程追蹤;百度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托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消費汽車租賃債權私募ABS(資產證券化)等。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百花齊放的區塊鏈,將迎來屬于它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