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趙磊 | 上海報道
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對深化當前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戰略要求。對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EMBA項目主任錢軍教授認為,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債券市場、保險業等均大有可為。
《中國經濟周刊》:一些服務密集型民營企業時常遇到融資困境,您認為金融業如何能幫助這些企業融資?
錢軍: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發達,民營企業上市相對來講比較困難,能幫助他們融資的金融產品也很少。
對于企業融資來說,應該是債券市場比股市更容易。企業上市以后一般對發債券有幫助,因為你信息披露多,比如公布了財務報表。然而在美國,非上市公司也可以發債。因為美國的機構投資者比較多,另外有權威的評級公司。如果非上市企業,信息披露比較少,這種情況下好的評級就能幫助企業順利融資。
對于中國企業融資來說,發行企業債券是很重要的一個融資方式。不一定非要上市,因為上市后為股東創造短期效益的壓力比較大。因此在我們債券市場的發展中,評級公司是很重要的環節。我們需要有一套公開的信用評級制度。這個做好了,有很多非上市公司就可以發債。
《中國經濟周刊》:有人認為,只有擴大內需,實體經濟的活力才能被激發。您認為金融業可以在其中發揮什么作用?
錢軍:要擴大內需必須要加強社會保障,這樣老百姓才可以放心花錢。在社會保障服務中,金融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保險行業,中國保險行業的規模、覆蓋率等,在發展中國家中都算是極低的,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比如印度,農村里雖然有很多文盲,但他們可以購買世界銀行提供的保險產品,例如對自然災害的保險,可以保證遇到洪澇災害時農民也不會蒙受大的損失。而在中國,這樣的保險產品太少,或者沒有被市場和農民所接受。所以這方面保險行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在美國,白領、藍領也好,教授、職員也好,實際上都可以用部分的收入為自己未來的生活提供保障。比如說每個月從工資里扣10%來做退休金,這部分錢在退休以前是拿不出來的,但可以提前同這筆錢投資股市、債市,而且相關的稅收繳納可以遞延(稅到退休后取款時再支付)。
美國股市能變成長期投資的工具,就是是因為美國有這樣的社保機制。居民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每個月固定用作股市投資。這樣的長期的資金流入對股市的持續發展、市場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公眾有了未來生活安全感后,才敢于消費。金融體系只有提供更好的保險產品,居民消費才能增加,內需才能擴大。
《中國經濟周刊》: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也要避免自身陷入危機。您認為當前中國金融業的哪些部分最有可能陷入危機?
錢軍:在中國,支持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最易陷入危機的金融中介是銀行。不管是地方政府、普通家庭還是企業,如果他們投資失敗,借銀行的錢無法按時償還,銀行就會謹慎放款或者停止放款,這會直接威脅到中小企業和普通家庭,進而威脅實體經濟。
銀行業可能會面臨兩種危機:一是銀行系統內的壞債引發的危機;其次是由于市場下挫崩盤導致的危機。
對于后者,目前中國有兩個關鍵的市場,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市。這兩個市場中,房地產市場蘊含著一定的風險,雖然目前全國的地產市場泡沫不大,但在二三線城市,本來經濟就不是很發達,其房地產市場在多年高速增長后可能出現回調。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下滑也就有可能導致給這些地產商貸款的銀行發生危機。因此今后兩三年內不排除這些地區的一些銀行受拖累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