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保支持企業“走出去”十年大盤點
時間: 2012-02-22 13:59:16 來源: 《國際融資》
網友評論 條
- 十年來, 中國信保在促進對外經貿與投資,促進和支持企業“走出去”,保障企業收匯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國支持外經貿發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十年來, 中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中國信保承保金額從27.5億美元增長到2275.3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70.5%(2002年至2010年),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同期GDP和出口貿易的年均增長率,承保業務覆蓋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國出口的滲透率從2002年的0.8%提高到2011年(1~11月)的11.2%,超過國際平均水平,承保業務覆蓋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2001年12月18日,在中國加入WTO后的第七天,中國唯一承辦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金融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政府參照WTO規則和國際慣例,加大對外經貿政策性支持力度的重大舉措。十年來, 中國信保在促進對外經貿與投資,促進和支持企業“走出去”,保障企業收匯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國支持外經貿發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創新迎來歷史性跨越
中國信保的成立與中國加入WTO密不可分,它的設立,意味著這家政策性保險機構將承擔起積極配合國家的外交、外貿、產業、財政和金融政策,通過國際通行的出口信用保險手段,為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提供收匯風險和出口融資保障,支持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生存和發展的特殊使命。
信用保險是國際通行的貿易促進手段,但在中國起步較晚。十年間,中國信保一邊快速學習國際同業先進經驗,一邊結合國情“摸石頭過河”,使中國信用保險業呈現出超常規、跨越式增長的驚人態勢。中國信保成立之初,中國信用保險產品單一,只有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三種產品。十年來,為適應中國出口、投資和消費需求的發展變化,中國信保積極推進產品服務創新,不斷創新完善保險產品,改進保險服務,目前創新擁有了基于43種產品、26種承保模式組成的項目險、貿易險等業務板塊,以及包括資信評估、應收賬款管理在內的完整的信用風險管理服務體系,建立了與客戶無縫對接的“信保通”客戶服務系統。中國信保已經具備了為中國進出口貿易、海外投資、國內貿易等經濟活動提供完整的信用風險保障的專業能力。
十年間,中國信保的專業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影響力不斷加強。隨著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性職能的有效發揮,政府及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出口信用保險的重要作用。2009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提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當年5月,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產生的嚴重影響,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了六項政策,其中第一項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介紹2010年重點工作時指出:要“穩定發展對外貿易。今年的主要著力點是拓市場、調結構、促平衡。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和以質取勝戰略,落實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險等各項政策措施。”2011年,溫家寶總理分別在第110屆廣交會、天津濱海新區調研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國家將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改善對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健全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確保出口企業收匯安全”、“要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努力促進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和基本平衡”;“要促進對外貿易穩定發展,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發揮好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政策的作用,努力促進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和基本平衡。”
十年間,中國信保實現了超常規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達到了新的高度。2002年至2011年(1~11月)間,中國信保承保金額從27.5億美元增長到2275.3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70.5%(2002年至2010年),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同期GDP和出口貿易的年均增長率,承保業務覆蓋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國出口的滲透率從2002年的0.8%提高到2011年(1~11月)的11.2%,超過國際平均水平,承保業務覆蓋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在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政策的有力推動下,2009年至2011年11月,中國信保共實現承保金額5405.7億美元,是該公司成立前七年(2002~2008)累計承保金額的3.1倍。2010年,中國信保出口信用保險總承保金額、海外投資保險承保金額,以及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在全球所有官方出口信用機構(ECA)的排名均已躍升至第一位。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中國借鑒國際經驗,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措施,對于促進和支持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發展對外關系,開展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重要工具。中國加入WTO10年間,通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這個杠桿,把國家的金融資源、信用資源與企業的制造能力、銷售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中國外經貿新的競爭力,企業出口實現了由簡單保守的“低檔產品現金交易”逐步向國際通行的“高檔產品信用交易”的過渡,有力促進了中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加快了中國由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的進程。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