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相比于2016年發起設立互聯網保險公司,2017年互聯網巨頭似乎更愿意購買或發起設立保險中介機構。與此同時,保險中介市場經過近年來的清理整頓,保監會的監管思路亦開始轉變。
1月20日,保監會中介部副巡視員施強透露,通過規章制度,實現從過去的管機構、管批設,到將來的管人、管行為的轉變。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和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基本完成了法定程序,預計很快將正式頒布,保險代理人制度還將進一步完善。
而隨著更多的互聯網公司介入以及保險中介監管思路的轉變,保險中介的內涵、外延均在發生巨大變化。
保險中介牌照千金難求
2017年的我國保險中介市場空前火熱。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23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49家,保險經紀公司483家,保險公估公司336家,全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936家,開展相互代理的保險機構法人機構57家,共實現保費收入26837億元、人身險保費2199億元,同比增長了24.5%,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6%。
正如施強所言,“2017年我們共核準了25家保險中介機構經營業務,其中不乏有大型國有企業、互聯網巨頭以及保險公司等加入進來。”
布局升溫的一個明顯標志是,互聯網巨頭公司開始進軍保險中介市場。2017年7月26日,保監會批準杭州保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經營保險代理業務,這家保險代理公司屬于阿里系的公司,螞蟻金服旗下還有一家名為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的中介牌照,其唯一股東為螞蟻金服。2017年9月28日,保監會批準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經營保險代理業務,這家保險代理公司由騰訊控股。而百度金融將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納入“麾下”,拿下了一張保險中介牌照。
此外,大多數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完成保險中介的布局,如京東通過收購天津津投保險經營公司,大約在2015年即拿下了保險經紀牌照;OTA平臺如攜程、去哪兒網、途牛等旅行平臺較早拿下了保險中介牌照,滴滴出行也通過收購的形式拿下了一張保險經紀牌照,像美團、樂視金融等也在2017年拿下了保險中介牌照。今日頭條也明確表示,將通過收購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的形式,進軍保險中介領域。
與此同時,牌照的價格亦水漲船高。坊間流傳,2015年前后,一張保險經紀牌照的市場價格在500萬元左右。而到了2017年底,保險經紀牌照(已經完成互聯網保險銷售備案的)的成交價已升到2600萬元左右,且還在走高。
“管機構批設”到“管人管行為”
事實上,保險中介市場的火爆基于此前的一次行業大整頓。彼時,在“泛鑫”事發之后,保險中介市場從2014年初至2016年初,開展了一輪前所未有的清理整頓。
清理整頓工作臨近尾聲之時,保險中介市場的監管改革也隨即啟動。保監會印發了《中國保監會關于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改革意見全面規劃了中介市場深化改革的目標、原則、任務,將完善準入退出管理,鼓勵推動變革創新,強化自我管控,加強監督管理,注重行業自律,加強信息披露等列為重點的工作任務。
施強透露,目前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和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基本完成了法定程序,預計很快將正式頒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還將進一步完善。
據施強介紹,此次修訂的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管理規定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市場準入方面,加強出資人的管理;對資本金托管、公司治理、內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優化工作流程,對經紀公司實行先照后證,公估機構實行備案和公告流程;對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估公司劃分為全國性機構和區域性機構。二是規定了退出情形。三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四是抓關鍵環節,規范經營秩序,如保險經紀人開展互聯網保險經紀業務,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施強認為,針對保險中介市場的三種人、三類業務,分門別類制定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估人的監管規定,提高規章的統籌性,通過制訂這三部規章,實現從過去管機構、管批設,到將來管人、管行為的轉變,這是保險中介發展與監管的頂層設計。
保險營銷強化專業路徑
隨著更多的互聯網公司介入以及保險中介監管思路的轉變,保險中介機構的發展模式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如互聯網系主打保險科技概念。“保險科技改變的是保險交易品種、速度、時間和交易范圍。”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兼CEO蔣銘說。
“保險中介公司的經濟實力比保險公司小很多,但在運用保險科技上,從技術掌握運用、創新的活力看,船小好掉頭的保險中介比保險公司更具活力。比如為保險營銷員服務的網絡平臺,智能保險軟件的開發,都可能讓保險中介更為活躍。”保監會原副主席魏迎寧認為。
魏迎寧說:“創新型保險中介拓展服務領域。有的保險中介拿著開發的條款、開發的產品給保險公司,你可不可以定價?數據的分析、儲存、理賠,這些保險公司可以外包的服務,保險中介也在參與。”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新興、定制保險產品。而在以前保險中介機構主要側重于銷售,主要通過大量的營銷人員來拉升保費量,更多被保險公司當作一個渠道。
“以前的傳統保險銷售更像一個流通環節,只是把貨從保險公司送到客戶家里而已,中間沒有知識的含量、智慧的加成。”蔣銘認為,“前一代的保險消費者更多的是被旁邊的鄰居告訴說,我看你從小長大,買保險就買我的。這種用人脈綁架的信息傳遞方式,導致很多人對保險的認知是非常片面的。”
蔣銘表示,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決策路徑,原來消費者的決策路徑是人脈路徑,誰更信任、誰關系更好就會沿著這個決策路徑購買。但今天,它的決策路徑開始變成專業路徑,因為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新一代互聯網原住民自主能力越來越強了。“中介的變革肯定是專業化的變革。”蔣銘說。
“事實上,保險中介內涵外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很多中介在做的事情是保險公司以前沒有做的,而保險中介與保險公司在合作中的主次地位也已發生變化。”昆侖健康保險原董事長林瑤珉如是認為。
作者:宋文娟 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