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本報訊 近日,國際信用保險及信用管理服務機構科法斯發布中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內地遭遇應付款拖欠的情況趨于減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信用保險加強風險管理。
科法斯去年10月至12月對1071家中國內地企業的調查顯示,去年曾遭遇應付款拖欠困擾的公司比例為67.4%,低于2009年的72%和2008年的91.2%。遭遇應付款拖欠逾期4個月或以上的公司比例為6.2%,而2009年這一比例為13.2%。只有6.2%的受訪企業曾于2010年被拖欠貨款超過120天,比2009年下降53%。
報告還顯示,中國企業近年來越來越重視信用風險管理。有85.4%的受訪企業表示,曾在2010年實行相關措施以管理信用風險,其中以采用第三方信用管理工具的企業最多。在采用第三方信用管理工具的受訪企業中,有42.3%的企業表示曾于2010年采用信用保險,而這個比例在2009年是32.3%,同比增長31%。
談到信用險比例上升的原因,科法斯亞太區副行政總裁畢李察認為,這與中國內地的放賬交易量明顯增長有關。調查顯示,2010年曾提供放賬交易的企業占比87.6%,53%的受訪企業是因為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而增加放賬交易,這部分企業中有44.6%是希望借助這個方式拓展國內的新市場,而這個數字在2009年是31.7%。
畢李察稱,在眾多行業當中,制藥行業的貨款拖欠情況改善最為顯著。中國正值醫療改革的關鍵時期,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制藥企業的銷售上升;再加上出口市場需求的大增。畢李察認為:“只要中國醫療改革持續,加上中央政府繼續支持制藥業,此行業預期于2011年可取得兩位數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在“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因此畢李察預計:“建筑、運輸、鋼鐵及工用機械業在未來將有所增長,同時對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及原材料價格上升問題需要保持警覺。”
另一方面,報告也顯示,受政府退出經濟刺激計劃、銀行信貸政策緊縮、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超過三成的企業對2011年缺乏信用信心。畢李察表示,愈來愈多的企業感受到通脹壓力的影響,2011年專業有效的信用管理措施對企業減低風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