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文|中投顧問
目前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處于快速上升期,抗體藥物、生物疫苗被認為是未來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潛力股”,全球抗體藥物市場增長勢頭相當迅猛,全球范圍內不斷有抗體藥物陸續進入臨床研究并且上市銷售,成為生物技術類藥物中最重要的一大品類。
抗體藥物占整個生物技術藥物市場份額40%左右,且占比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抗體藥物中單克隆抗體藥物是明星中的明星,目前單抗藥物銷售占整個生物制藥的比例已經超過30%,單抗藥物是整個制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也將是未來生物醫藥發展的主旋律。
1997年全球單抗藥物的市場規模僅為3.1億美元,2015年全球單抗藥市場已經擴張至980億美元,不到20年的時間里增長了300多倍。但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治療多種高發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效單抗陸續問世,違背開發的潛在單抗治療領域已經比較有限,國際上單抗研發投入的高潮已經漸行漸遠,單抗藥已經逐步進入產業成熟期。
相對于國際市場動輒數百億元的規模,國內單抗市場無論是在研發水平、產品種類還是銷售規模等方面都遠遠不及發達國家。國內單抗藥物主要涉及抗腫瘤、抗排異、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還有部分領域藥物處在臨床階段,總體來說,國內單抗藥物市場仍處在導入期。
2015年中國單抗藥物市場規模約為75億元左右(該數據僅為監測范圍內的數據,相對實際數據可能有所低估),相對2014年的61.45億元增長了13.55,同比增速超過22%,遠遠高于整個醫藥化工個位數的增速。
盡管短期來看國內單抗藥物的體量比較小,但從增長速度、增長可持續以及潛在市場發展潛力上來看,國內單抗市場都存在巨大的投資空間。國內單抗藥代表產品益賽普和泰欣生雖然上市較晚,但增長迅速,現在都已成為億元及產品,此外,除羅氏外其他外資大型藥企也在加速進軍中國高端單抗市場,國內單抗市場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從2006年以來,國家就在生物制藥方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藥自主創新研發,單抗相關的多個課題獲得了國家重點資助;近年來腫瘤發病率逐漸上升,人口老齡化導致類風濕患者人數增加,這將為單抗市場規模擴張提供持續增長的動力;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擴大,加上未來醫保藥物范圍的進一步擴張,患者對單抗藥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都將大大提高。
根據對產業政策、人口結構、民眾支付能力、支付意愿、用藥習慣、進口替代等多方面的考量,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認為:在未來若干年,國內單抗行業仍將持續快速增長勢頭,未來幾年國內單抗市場增速將在20%-30%內,甚至有可能超過30%,粗略估計,2020年中國單抗市場規模可達280億元,行業復合增速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