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近期,5家上市鋼企先后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安陽鋼鐵、華菱鋼鐵、柳鋼、新興鑄管、三鋼利潤均大幅預增。
安陽鋼鐵和華菱鋼鐵7月3日公布業績預告:安陽鋼鐵預計2018 H1歸母凈利潤在9億元至10.5億元之間,二季度業績環比增長500%-620%;華菱鋼鐵2018H1實現歸母凈利潤33.8億元-35.8億元,同比增長253%-274%。公司2018Q2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8.46億元-20.46億元,環比2018Q1增長20.2%-33.2%,同比增長184%-215%。公司Q2盈利水平為歷史最佳,相比次高值(2017Q3的16.15億元)高出14.3%-26.7%。
柳鋼股份7月4日公布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將增加15.65億元到18.51億元,同比增長395%到467%。
新興鑄管預計上半年凈利潤10.8-12.1億元,同比增長116%-141%。按此計算,新興鑄管2018年Q2凈利潤為7-8.3億元(取中值為7.7億元),較近兩年的單季最高值(2018年Q1)增加了103%。
三鋼閩光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28.9-36.6億元,其中2018年6月12日,三安鋼鐵100%股權過戶的變更登記手續辦理完畢,三鋼閩光取得并持有三安鋼鐵100%股權。自2017年6月1日起三安鋼鐵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公司2018年1-6月合并利潤表中包含了三安鋼鐵2018年1-6月的利潤。
五家上市鋼企2018年單季凈利潤
行業人士指出,政府主導的去產能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該文件稱,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虧損面和虧損額不斷擴大,其中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該文件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2016年和2017年,鋼鐵去產能分別達6500萬噸和5000萬噸,兩年時間去掉的鋼鐵產能高達1.15億噸。此外,在地條鋼產能方面,政府共計關停了600多家地條鋼企業,去掉近1.4億噸產能。
不過,對鋼鐵行業而言,去產能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歷程。這可從鋼鐵企業的大規模裁員可窺見一斑。
2016年,時任武鋼集團董事長的馬國強曾表示,武鋼青山本部將逐漸減少產量,8萬人中未來只能有3萬人煉鐵、煉鋼,武鋼集團將裁員4萬-5萬人。
事實上,在此前的幾年,武鋼集團就曾大規模裁員。據公司官網數據,2010年,武鋼集團員工數為11.75萬人,到2015年底,這一數字已下降到8.2萬人。
不只是武鋼集團,整個鋼鐵行業都經歷了大規模的裁員。據工信部數據,2013年,中國鋼鐵行業從業人員達到歷史高點,從業人數高達421.68萬人。此后,一路下滑,到2015年時,這一數字為362.7萬人。
而從國務院正式發布去產能文件的2016年開始,鋼鐵行業從業人員數出現了加速下滑。截至2018年5月,鋼鐵行業從業人員數為226.8萬人,與2015年底相比,減少了135.9萬人。
你被裁了嗎?
你有同事離開鋼鐵行業嗎?
本文來源于財聯社、不止是鋼貨等,轉載請注明來源。來源:礦業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