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中國期貨行業創新步伐正在加快,建設多層次的期貨衍生品市場被提上議事日程。在近日舉行的“第8屆中國(北京)期貨暨衍生品市場論壇”上,期貨市場監管層和市場各界對于多層次期貨衍生品的建設和創新發表了見解。
北京證監局局長王建平表示,在建設多層次衍生品市場,特別是場外市場方面,中國和歐美發達市場處在不同的階段。歐美市場在次貸危機發生之后,都在回顧和反思,強化監管,減少負面作用。但是,對于中國來說,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另一方面要提高期貨行業的合規性和風險管理能力。
證監會期貨二部副主任馮博說,一方面期貨市場還有更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場外市場需求巨大。目前,證監會正在積極推動國債、原油等大品種上市,同時加快瀝青、動力煤和鐵礦石等工業品,雞蛋、粳稻、木材等涉農期貨品種的上市研發,以及期貨期權,商品指數等新型交易工具的研發力度。
“從經濟規律上看,實體經濟還需要差異化、個性化、非標準化的期貨衍生產品,這是現在研究多層次的期貨衍生產品市場的重要原因。”馮博說,國際非標準化的場外衍生市場往往以機構為依托,主要是機構和機構、客戶之間的交易。這個方向就是國內未來發展的一個基本的模式,期貨中介機構應該加大場外市場和柜臺市場的研究。
證監會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運成表示,建設多層次衍生品市場有利于進一步協調期貨和現貨的互動關系,完善各類市場的功能,提升市場的效率。現在產業、金融、市場三者實際上是脫節的,要創造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必須盡快融合。
黃運成認為,從交易所層面看,應放松管制,減少行政干預,讓它變成一個真正的市場主體。清算交割應該考慮多種價格方式。組織形態應該向公司化、股份化方面發展。同時,地方性交易所應該逐步納入統一的監管,并且能夠建立分級監管的制度和合約轉板的制度,明確法律制度;在期貨公司方面,隨著業務范圍不斷的拓寬,應鼓勵通過上市、并購和吸收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應對其他的金融機構發放期貨經紀業務牌照。開放做市商的業務牌照,建立風險隔離的制度。如此一來,整個期貨行業就不僅面臨著本行業的競爭,還面臨著來自期貨行業以外的機構競爭,市場復雜性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