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縱觀歷史長河,白糖價格走勢可謂波瀾起伏,影響食糖價格的因素也是千差萬別。在綜觀白糖價格歷史走勢后,我們將從國家政策、供需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對未來糖價走勢的判斷。
白糖歷史價格回顧
表1:2001-10-12至2009-03-31期間國內綜合糖價
從近八年的走勢看,糖價在2006年2月7日達到5425元/噸的歷史高位,隨后的走勢便與這一峰值漸行漸遠。由于2008年國內食糖產量大幅 增加,供大于求的壓力導致糖價于08年10月13日跌至2829元/噸的谷底。08年初的霜凍雖然沒有使當年減產180萬噸的預言成為現實,但對09年的 食糖產量卻造成極大的影響,因而糖價順勢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的行情。
國家收拋儲政策
糖業生產關系到4000萬糖農的增收和邊遠地區的脫貧致富,國家會對供求和價格進行調控,經常會出現政策市。
2008年年初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暴漲過后,糖價于3月份開始大幅跳水。為了穩定糖價,保護農民和制糖企業的利益,在糖價大幅下跌的07/08 榨季,中央和廣西地方政府先后累計收儲了110萬噸白糖,其中廣西政府30萬噸的收儲量預計在2010年投放市場。由于08/09榨季期初,市場糖價依舊 低迷,為緩解制糖行業虧損和農民糖料款兌付困難的局面,國家在2009年1、2月份共計收儲80萬噸白砂糖。在研究歷次收儲時糖價變動情況時,筆者發現, 在國內食糖供大于求時,國家收儲并不能改變其供需格局,因而對糖價的影響十分有限。
綜合近兩年的收儲數量,國家儲備倉庫至少有160萬噸的白砂糖。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白砂糖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那么2008年1-4月收儲 的50萬噸白砂糖到2009年7月即陸續到保質期,因此在7月份之前國家要么采取新糖換舊糖的方式,要么對庫存進行拋儲。如果用輪儲方式,可能因為陳糖價 格而壓低新糖;如果要拋儲,則需要合適的價格,至少是順價銷售。如果按3700的收儲價,一天倉儲費0.4元/噸,則一年144元,則銷售的成本價格大于 3844元。因此,除非糖價漲至3800以上,否則國家不會進行大規模的拋儲。因此,可以說拋儲是在糖價出現過快暴漲的情況下,國家為穩定食糖價格而采取 的拋售儲備糖的措施。國儲拋糖可以說是2005/06年度的焦點,在2006年年初白糖期貨剛上市之時,白糖就創下了歷史的最高價格。為了白糖市場的穩 定,從2006年1月5日到10月13日,國儲糖共進行了12次拍賣,拍賣的成交總量達到了117.33萬噸。從歷次拍糖明細看,糖價呈先上漲后下跌的趨 勢。
對于2009年國家是否采取拋儲的政策,關鍵還是看屆時糖價是否處于合理的水平,目前廣西中間商白糖報價3500-3600元/噸上下,比糖廠 平均生產成本3300元/噸高出200-300元,這一價位尚處于一個較合理的區間水平。同時從前文對國家拋儲時機的選擇看,現貨糖價在 3800-3900存在很大壓力,若后期現貨價格上漲至這一區間,則須謹慎,切忌盲目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