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據證券時報報道:近兩年來股市起起伏伏,雖然基金行業發行了200多只、4000多億份新基金,但基金的總份額卻依然保持在2.3萬億份左右。這種滯漲現象,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天相統計顯示,從2007年底到今年三季度末,基金總份額僅從2.24萬億份增加到了2.32萬億份,其中只有去年年底由于貨幣市場基金年底份額激增,導致基金總份額達2.57萬億份,其它每個季度的管理份額都在2.26萬億份到2.31萬億份之間。
滯漲現象重現
據悉,2007年基金總份額從6000多億份一舉增加到了2.24萬億份,從那以后,基金總份額的增長十分緩慢,到2009年三季度末只增長了800億份,增長幅度不到4%,平均每年只增長2%左右。
特別是在2009年,年初基金總份額為2.57萬億份,第一季度貨幣基金巨額贖回之后基金總份額變成2.31萬億份,盡管在后來的半年時間里,新基金銷售明顯好轉,股市也出現了大幅上漲,但基金的總份額幾乎紋絲不動,今年二季度末還是2.31萬億份,三季度末只是輕微環比增長了100億份。
事實上,在中國基金業發展中,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基金總份額滯漲現象,那是發生在2005年到2006年三季度之前。
在2004年上半年開放式基金熱銷,誕生兩只百億基金之后,股市的持續調整讓基金份額增長在2005年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到了2006年上半年,股市好轉讓新基金發行規模迅速增加,但老基金投資者回本后大幅贖回股票基金,IPO重啟后貨幣市場基金遭遇大贖回,這兩類基金規模持續減少抵消了新基金的增量規模,讓基金業總份額連續一年半時間里處在4000億份到5000億份之間。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場負責人表示,目前基金公司管理的份額難以增長,是2007年基金業發展太快留下的“后遺癥”,那時侯高位介入的基金投資者不斷地贖回基金,逼迫基金公司只有發行更大規模的新基金才能阻止基金公司管理份額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