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21世紀網
作者:潘達
首先,我們來看幾組數據:
1、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9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06億元,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逆差。
2、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增幅不斷減緩。一季度增長1258億美元,二季度僅增約400億美元,9月末外匯儲備更首現負增長。而上一次外匯儲備出現季度減少發生在2012年二季度,當時中國外匯儲備數據出現了650億美元的季度減少。
3、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上升7.7%。
對于前兩組數據,10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做出了回應。(詳情可查看:《外管局正面回應“資本外流” 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成新常態》)大意是:這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國際收支運行新常態,我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抵御外部沖擊綽綽有余,請大家用平常心看待。
對于以上數據,市場機構有各種聲音。
外匯儲備放緩,有人認為銀行的結售匯順差持續走低是部分原因。
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進出口順差屢創新高,人民幣匯率總體升值,但是銀行的結售匯順差持續走低,有些月份甚至出現逆差。
據新華網報道,有專家指出,在當前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外國直接投資略有下降的背景下,受國內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美元指數上升、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外匯儲備下降還與居民和企業結匯意愿下降、售匯意愿增強有關。
“外匯儲備出現小幅減少,但近期銀行外匯存款規模不斷增加,說明當前企業的結匯意愿不強,更愿意持有外匯,持有人民幣意愿不強。”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如是說。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濱則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此番減少的原因部分在于歐元和日元走軟(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在外匯儲備中增持了這兩種貨幣,以期對沖美元貶值風險,而如今美元幣值正在飆升)。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上升7.7%。
此外,朱海濱還將這一現象歸因于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的相關政策。今年我國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面推出了不少舉措,擴大了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也認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引起的匯率折算變化。同時,他也表示,這些折算造成的余額變化只是賬面的估值變化,未來國際市場上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可能還會造成外匯儲備余額變動,但影響比較有限。
市場難免仍有些小擔憂。
據彭博社報道,星展集團經濟學家內森·周認為,投資者對“8月份不太好的經濟數據”感到擔憂,而9月份期間中國經濟似乎繼續下行趨勢,外界擔憂中國將會陷入通縮環境。
荷蘭國際集團駐新加坡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提姆·康登甚至直接認為這是一種資本外流,他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此番大幅減少與全球投資情緒和熱錢外流有關,如果我的這個看法沒錯,那么大體而言今年第四季度不會這么糟糕,因為股市已經回落。”
相對市場一些擔憂聲音,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樂觀看好。
對于中國外儲的下降,新華社援引專家的話表示,前三季度外匯儲備增長放緩、余額波動頻繁的背后,反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改變了以往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而趨于穩定,這是中國多年來期待看到的結果。“隨著外貿和人民幣匯率逐漸趨于平衡,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季度、月度增減交替將成為常態。”
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余豐慧在《南方都市報》的評論中,則這樣寫道:“貿易順差在擴大,外匯儲備不增反降,只能折射出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短期資本流出加速。”
同時,他還補充道:“外資撤離中國,包括國際短期資本流出,貌似有其合理性。美國經濟強勢復蘇,10月底將全面退出量化寬松,并且加息預期提前聲音四起。美元開始較大幅度走強,使得國際資本加速回流本土尋找投資機會,加速國際資本從中國流出。”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蔡宏波表示:“對坐擁超過近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同時依然保持資本賬戶管制的中國而言,短期國際資本流出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隨著中國經濟企穩,短期資本流出將停止,甚至再回資本流入狀態。”
而且,國家早已明確不追求外匯儲備越多越好。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在非洲訪問期間提到:“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已經是我們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因此,市場也在猜測,現在央行正在試圖卸掉這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