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6月11日,海關總署公布了最新的進出口統計數據:5月中國進出口大幅增長,出口增速28.1%,進口增速40%,在兩者影響下,5月的貿易順差達到202.1億美元,雖然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但仍然成為今年首個當月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的月份。
實際上,今年5月通過貨物貿易渠道涌入中國的資金可能更為驚人。目前,外管局還沒有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數字,但是此前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7566.4億美元,其中,4月份增長744.6億美元,創下單月最大增幅。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一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透露,此前,商務部和外匯管理局已經召集部分單位座談,研究在近期調整貿易外匯管理政策,其中主要針對進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預收貨款外匯登記管理制度進行調整。
自2005年起,持續涌入的熱錢,令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遲遲得不到改善,出口預收貨款和進口延期付款,更是成為熱錢涌入的工具。
根據外管局最新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2007年,按照國際收支的統計口徑,貨物貿易出口12200億美元,進口9046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6%和20%;順差3154億美元,增長45%。
同期的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中,2007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12180.16億美元,進口9558.18億美元,順差2621.97億美元。
“國際收支口徑的統計和海關統計的不同,大量來自出口預收貨款和進口延期付款,具體地說,就是國外用出口預收貨款的名義,提前向企業匯入貨款,而實際貿易行為可能發生在很久之后。”一位外匯系統前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中國外匯管理長期“重進口輕出口”,因此利用出口預收貨款的名義,通過貨物貿易渠道向中國國內注入熱錢相當普遍。
據外管局公布的報告,至2007年末,中國貿易信貸余額為1331億美元。
盡管難以追查,但是存在于外管系統和商務系統的疑問是:“中國企業在國際上規模并不大、信用狀況也并不特別好,為什么有那么多國外公司愿意提前向中國企業支付貨款。”
事實是,多年來每當人民幣升值預期出現,中國企業的預收貨款都會明顯增加。
2005年,為了控制熱錢流入,外管局曾經發出《現階段完善出口預收貨款和轉口貿易收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對于單筆等值20萬美元以上的預收貨款,銀行應將其轉入專項的待結匯賬戶,暫不納入外匯賬戶管理系統。結匯時,收匯單位憑海關出口核銷單辦理結匯。對于大額、超期的已收匯未核銷情況,外管局進行重點監管,加強對異常情況的分析、核實、排查,對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及時移交外匯檢查部門查處。
但是3年過去了,出口預收貨款的管理缺位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在商務部和外管局召開的相關研討會上,相關官員明確表示,在中美利差倒掛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的情況下,熱錢涌入不減,本次政策調整意在減少熱錢流入給中國宏觀經濟帶來的不良影響。
一位商務系統的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外管局計劃進一步加強對出口預收貨款的監管,主要是通過核查數據,發現異常情況,進而查治違反規定的企業,但是這位官員表示,預計這些政策調整也會對外貿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