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據報道,在一段時間伴隨著一連串行業創新的異常平靜期過后,隨著市場重現波動,外匯交易員可能會面臨新的危險。
交易場所數量眾多意味著投資者和交易商需要將流動性分散到多個平臺上,從而使得資金攤薄程度超出以往。國際清算銀行(BIS)警告,這增加了在市場動蕩時期一些平臺流動性枯竭的風險。
“遇到壓力時,外匯交易商可能要分配流動性,更偏愛與其關系密切的客戶,例如使用其單一銀行平臺的客戶,”經濟學家Andreas Schrimpf和Vladyslav Sushko在國際清算銀行12月8日發布的季度評估中寫道。“跨平臺交易的客戶可能會面臨流動性的急劇蒸發。”
警告發出之際,國際清算銀行估計每天仍有接近9萬億美元的外匯支付面臨風險。而當前市場出現閃崩的頻率上升,通常在短短幾秒內,匯率的波動就超出了既定的交易范圍。
今年1月份,美元兌日元在短短7分鐘內的閃崩令人記憶猶新。英鎊近年來也尤其容易受到影響——在2016年10月的閃電暴跌中,英鎊跌至30年來的最低點。此外,2015年1月瑞郎兌歐元匯率匯率上限突然取消,引發了匯市巨震,整個行業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瑞郎風暴尤其傷害了大宗經紀商,以及代表客戶進行交易的銀行。雖然這些業務隨后再次興起,但風險遠未消散。國際清算銀行警告稱,如果市場突然波動,大宗經紀商仍將面臨威脅。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作者表示:“鑒于信貸所扮演的核心角色,非常大的客戶交易損失可能導致機構經紀商的資本損失。盡管整個行業都在發生變化,但最近的例子表明,大宗經紀商在客戶交易中仍面臨特殊的虧損。”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份的報道,花旗集團(Citigroup)打算將其支持的外匯平臺數量削減三分之二。國際清算銀行表示,一些主要交易公司(它們是大宗經紀服務的最大使用者)據說也降低了它們發布價格的電子通訊網絡的數量。
Schrimpf和Sushko寫道,“當前的市場格局基本上是在長期的低波動性時期形成的。如果波動機制發生變化,它的彈性可能會受到考驗。”
(文章來源:環球外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