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FX168財經網
FX168訊 周四(5月26日)全球外匯行業將有一件大事發生。外匯工作小組(Foreign Exchange Working Group,簡稱FXWG)周四將正式公布全球行為準則(Global Code of Conduct)的第一階段版本。這對于全球外匯行業可能會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外匯交易員對此高度關注,同時心里也感到忐忑不安。
(圖片來源:Efxnews.com)
此次全球行為準則發布定于美國東部時間早間09:00(北京時間周四21:00),屆時與此次內容發布相關的電話會議參會人員包括,澳洲聯儲(RBA)助理主席、國際清算銀行市場委員會(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Markets Committee)主管德貝爾(Guy DeBelle)、CLS Group Holdings AG的首席執行官(CEO)David Puth、紐約聯儲官員Simon Potter以及來自英國央行(BOE)的Chris Salmon。
FXWG是由國際清算銀行理事會與2015年5月創建,旨在“加強外匯市場的行為準則和原則”。根據BIS網站,其主要目標是“促進全球統一的行為準則和原則的建立,并促進這些標準和原則的遵守程度。”
FXWG將于周四公布初步頒布,而2017年5月則是“最終完成‘準則’及建議以確保更好遵守程度的目標日期。”
在日交易量5.3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上,大型機構正在面臨挑戰。盡管交易員們賴以產生利潤的外匯波動升至五年最高,但這種波動主要由主要央行意外舉措等事件所引發,因此很難為交易員所捕捉。去年,華爾街裁減超過2萬個職位,交易崗位首當其沖。
多數外匯行業人士預計,本周將會公布一些常規性舉措,但一些交易員擔憂,“準則”可能會導致外匯行業進一步縮水,最近幾年中外匯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裁員行動。
一些從業人員抱怨道,監管力度的升級已經導致其生活變得“悲慘”。一名交易員表示:“相比15年前,有更多書面工作要完成。就為客戶執行一項外匯交易而言,成本變得愈發昂貴。”
就在去年,因為監管機構發現交易員合謀操縱基準利率,5家國際大行付出約90億美元罰款和處罰的代價。這一丑聞令外匯業務“地震”,給這一日交易規模5.3萬億美元的行業抹了黑。
根據美國司法部,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巴克萊(Barclays Plc)、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瑞銀集團(UBS Group AG)遭到重罰。
交易員抱怨道,整個外匯行業在為一些“壞蘋果”而付出代價,但他們也指出,鑒于外匯行業的丑聞頻發,改變已經是不可避免;除了外匯行業爆出丑聞之外,LIBOR、次級抵押貸款以及其它金融市場都出現過丑聞。
一名外匯分析師說道:“很明顯的是,假如銀行很好地培訓好其交易員,并在一開始就不雇傭那些品德低下的人,則就不需要外部的準則了。”
有一名交易員說道:“我的感覺是,本周的常規性舉措是多步進程的第一步,未來這些措施會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加耗時。”
Aite Group周二公布了2016年全球外匯市場概觀。Aite預計,在2016年4月外匯市場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日均交易量為5.5萬億美元,而BIS于2013年公布的三年一次調查報告中這一數值為5.3萬億美元。
但Aite指出,相比2014年,2015年OTC外匯行業交易量下滑9%-11%,“主要由于監管舉措導致銀行進行業務重組,包括削減主經紀商(PrimeBroker,簡稱PB)信貸、將更高的成本轉嫁至買方、重新制定商業條款等。”報告強調,外匯行業監管依然是外匯市場的關鍵憂慮之一。
昔日外匯交易市場“霸主”德銀沉淪 花旗地位穩固
就在穆迪調降評級一天之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收獲了新的“噩耗”——該行在外匯交易市場的排名滑落至第四位。
歐洲貨幣機構投資公司(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lc)的調查顯示,德意志銀行在日成交5.3萬億美元外匯市場的份額從一年前的14.5%大幅下滑至7.9%,市場占有率排名從Euromoney的2015年排行榜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圖片來源:彭博、FX168財經網)
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銀行在2005年—2013年期間曾穩居冠軍寶座,隨后寶座之位便被花旗集團搶掉。這個消息是數天來德銀遭受的第二個打擊,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本周一(5月23日)將該行的信用評級調低至僅比垃圾級高兩級。
德意志銀行為扭虧為盈正在大幅度裁員、撤離部分國家,并削減客戶數量。據德銀上月發布的財報,包括外匯在內的債券銷售與交易團隊的凈營收今年第一季度同比銳減29%。
德銀駐倫敦外匯銷售全球主管Fabio Madar表示:“整體調查結果反映了我們策略的明顯轉變,即變成著重向數量較少的客戶提供質量更好的服務。我們繼續致力于維護我們世界一流的全球外匯業務,正在作出重大投資,以進一步增強電子和衍生品業務。”
根據Euromoney的調查,以2016年的市場份額進行排名,花旗集團仍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商,并且是連續第三年占據榜首位置。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花旗集團占據12.9%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摩根大通(8.77%)、瑞銀集團(8.76%),排名第五的美銀美林(BOA Merrill Lynch)為6.40%。
下表為Euromoney的2016年度調查得出的外匯市場份額排名前10位交易機構:
前五大銀行的市場占有率僅為44.7%,相比2009年的峰值水平61.5%和2014年的超過60%的水平都有明顯下滑。排名前十位的外匯交易機構的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75%下滑至66%,前五位銀行的表現構成拖累。
相關閱讀:David Puth——從投行高管到匯市“清道夫”
David Puth是一名在外匯市場上有著35年經歷的“老兵”,他曾任摩根大通、道富銀行(State Street Corp.)的高管,但在見證了這個市場上太多“不光彩”的表現后,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凈化”這一市場。
59歲的Puth在他位于華爾街附近的辦公室接受采訪稱:“讓我夜不能寐的是,一些人做了一些壞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看到這些事情發生,絕對影響了我的觀點。”
Puth現在是總部位于紐約的CLS Group Holdings AG的CEO;CLS每日結算數萬億美元的外匯交易,被美國財政部視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他還掌管Robin Hood Foundation的審計與財務委員會,他在該扶貧基金會擔任董事會成員也已有18年之久,同時他還是波士頓當代藝術館(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的受托人。
Puth的任務是,通過帶領全球敲定一份市場參與者的自愿行為守則,贏回信任。該守則定于周四公布。
此前美國和歐洲發起的外匯操縱調查導致超過100億美元的罰款。
(圖片來源:彭博、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