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2012年,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在低調中顯現了大手筆。以香港作為輻射中心,人民幣業務正在逐步向東南亞、歐洲、中東地區延伸。而業內人士預計,2013年之后,在更多跨時區的人民幣清算行設立以及海外金融市場人民幣產品加入可交易行列后,離岸人民幣的全球化平面有望在更大范圍內鋪開。
然而,在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進程中,雖然市場上不乏有關離岸人民幣流通量的宏觀數據,但有關數據并未能進一步顯示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進展。
1月28日,星展銀行在香港推出的“星展人民幣動力指數”彌補了這一空白,成為香港首個用以衡量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基準指數。
數據變化助力企業掌握先機
據悉,“星展人民幣動力指數”主要用以追蹤香港企業使用人民幣的實際普及和接受程度,以及企業未來采用人民幣的意愿。可以預見的是,該指數將為政府、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一個具有參考性的策略工具。
據了解,該指數是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得出的綜合指數,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影響企業使用人民幣的四個主要方面,從而探測出人民幣在香港企業的滲透程度。
這四個主要方面包括:過去12個月的實際業務表現及未來12個月的預期表現(兩者為推動企業對人民幣需求擴大的基本條件);企業過去和未來對使用人民幣經營業務的需求;企業對人民幣貿易結算服務的需求;以及企業獲得人民幣融資的難易程度。
業內人士透露,“星展人民幣動力指數”將在每個季度進行公布,其變化所反映的則是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演變步伐。據了解,調查工作的首個階段已于2012年10月至12月進行,通過電話訪問了200多家香港公司的企業主和企業決策者。而首次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該指數為54.9,這一數據將成為今后季度數據變化分析的基準。
“現在是推出‘星展人民幣動力指數’的最佳時機。作為一個亞洲銀行,這是星展為業界和香港企業提供的一個實用策略工具,協助它們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人民幣國際化在香港的進程。”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企業及機構銀行總監張建生表示。
他進一步強調:“今后公布的指數及其變化情況將可供政策制定部門參考,得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未來,指數的應用范圍還可擴大,可延伸至其他有可能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國家。”
企業對人民幣對沖產品存在實際需求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調查中,接近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人民幣升值直接縮減了其盈利空間。這個情況在一些主要從中國大陸采購原材料,從事低附加值生產和出口的企業當中尤其明顯。依靠規模經濟和廉價勞動力生存的企業,正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這些企業若要加強競爭力,必須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經營模式轉型。
而在轉型過程當中,企業應更多地利用對沖產品降低匯率風險。”業內專家表示,正如這一指數的調查結果,許多香港企業對人民幣對沖產品存在實際需要,以降低匯率風險。
事實上,諸多銀行已經為這些有對沖風險需要的企業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及服務的產品選擇,其中也包括星展銀行。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預計將快速增長
調查顯示,在過去12個月里,僅有9%的企業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而另外26%的企業則考慮在未來12個月內,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事實上,這個結果與人民銀行公布的宏觀數據基本一致。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梁兆基表示:“2012年前三季度,人民幣結算貿易占同期貿易總額約11%。相比之下,美元在美國貿易結算中占比達80%;歐元在歐洲貿易結算中占比為50%;而日本貿易結算中約30%以日元結算。人民幣貿易結算目前還處于初始期,未來還有充足的增長空間。”
他同時強調,隨著離岸人民幣回流到中國大陸的渠道不斷增加,我們預期香港企業采用人民幣的廣度和深度會不斷加大。
此外,根據調查,目前使用人民幣貸款服務的企業近乎為零,專家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政策發展息息相關。目前,除了利用人民幣到中國大陸直接投資與貿易,使用人民幣貸款的途徑不多,因此境外企業缺乏人民幣融資的推動力。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份,香港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僅為700億元,明顯落后整體離岸市場發展。而相比之下,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已達到5700億元、點心債余額達4000億元。
對此,星展銀行對于香港地區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前景依然保持樂觀。業內專家也表示,為推動香港地區銀行的人民幣貸款業務,監管當局已陸續放寬對香港地區銀行進行人民幣貸款的限制,包括讓業界自行決定其人民幣未平倉凈額上限和修改流動資產比率的計算方法。
“另外,前海跨境貸款試點計劃已如箭在弦,成功出臺后預計規模將逐步擴大,為香港地區的銀行人民幣資金提供出路。”上述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