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guī)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yè)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y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yè)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qū)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黃金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
通貨膨脹引關注
2011年,國際黃金價格延續(xù)近10年不斷沖高的走勢,連續(xù)刷新歷史記錄。8月22日,紐約Comex市場12月黃金期貨首次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大關;9月5日,現貨黃金緊隨其后到達每盎司1900.23美元歷史高位。
點評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張健華
點評:
2011年國際黃金價格屢破歷史高位,較2010年歷史新高又上漲了33%,與2002年的價格相比,現貨黃金價格已增長了6倍。與此同時,盡管農產品、基礎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二季度已有所回落,全球總體通脹依然上行。黃金價格屢破歷史高位和通脹的高位振蕩都反映出全球經濟疲軟、金融市場承壓、避險情緒高漲:發(fā)達國家走投無路只得頻頻印刷鈔票,投資者對銀行體系甚至發(fā)達國家政府能力喪失信心,黃金成為厭惡風險的投資者的惟一避風港。
國際黃金價格2011年的走勢表明金價已偏離其商品價值,而黃金的投資價值越來越成為其價格的主導力量。一方面,全球黃金的商品需求并未顯著增長。根據世界黃金協(xié)會數據,2011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達到1053.9噸,同比增長6%。其中,來自工業(yè)的需求總量120.2噸,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作為珠寶裝飾品的需求僅僅來自中國,三季度印度珠寶金需求下降10%,國內珠寶金需求則同比增長13%,兩者相抵,未有顯著增長。
另一方面,全球黃金投資需求在2011年三季度達到468.1噸,同比增長33%。這一漲幅恰恰符合去年每盎司1423.75美元至今年每盎司1900.23美元金價上漲的幅度,說明黃金價格在2011年繼續(xù)攀升的主因來自于黃金的避險投資需求。全球各國央行今年購入的黃金總量也將超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的任何一年。黃金狂熱是投資者對金融資產、銀行體系、甚至是紙幣本身以及政府執(zhí)政能力的不信任: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無論是名目繁多的金融資產還是一向被認為可抵御通脹的房地產、無論是有無風險資產之稱的國債還是以高收入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沒有任何資產是安全的,惟一的避險選擇只能是硬通貨——黃金。
2011年日本災后重建、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等因素未能扭轉經濟頹勢,各國紛紛推出寬松甚至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流動性加劇導致全球通脹居高不下,引起廣泛關注。國際黃金價格強勢上揚代表著投資者對通脹高企、經濟低迷、金融承壓的悲觀預期,而風險厭惡勢必不斷推高融資成本,導致赤字國家和經濟體面臨嚴重的展期風險,各國央行不得不再度攜手注入流動性。
新注入資金有多少能幫助投資者緩解脆弱的信心不得而知,但流動性再度泛濫給全球通脹帶來新的壓力卻可以預期。對中國政府來講,不但要警惕國際通脹再度抬頭帶來的輸入性風險,而且需進一步優(yōu)化外匯儲備資產配置,尋求黃金價格高位振蕩中的相對低點擇時收購黃金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