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去年全年個人結匯規模高達1172億美元,同比增長43%,監管部門已經對此表示關注。
“人民幣升值這么厲害,很多投資者都把美元賣掉了。”FX168首席外匯分析師李駿并未對上述數字表示驚異。不過,一位監管人士表示,不能保證該數據不存在問題,要具體判斷其中投機資金的規模比較困難,但監管部門已對此保持了高度警惕。
職工報酬和贍家款占五成
據了解,逾千億美元的個人結匯資金中約一半為職工報酬和贍家款,意味著去年全年僅這兩項流入外匯就高達約500億美元。贍家款包含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轉移項內,數據顯示,2006年職工報酬和經常轉移兩項共流入資金312億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上述兩項流入規模就接近200億美元。
歷史數據顯示,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至2001年,人民幣存在貶值預期,職工報酬流入資金逐年減少;2001年之后,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漸起,轉為逐年遞增,去年上半年職工報酬凈流入就達17.2億美元,接近2006年全年19.9億美元的規模。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認為,該項目的大幅變動反映了國際資本以職工報酬的名義流入或流出。“這一部分資本流動主要目的是套利,一旦市場上有細微的風吹草動,它的流向將會立即逆轉,從而使這一項目變得更加不穩定。”
他還認為,一般贍家款應該與一國的經濟發展成反比,但是這幾年贍家款流入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迅速增加,這也反映了升值預期的作用。
除了職工報酬、贍家款等從境外流入的資金,個人結匯還有部分源自境內外匯存款或外匯現鈔結匯。從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數據可以看出,2007年全年金融機構外匯儲蓄存款減少140億美元,即使全部結匯,也不足以解釋余下500多億美元的個人結匯。
丁志杰推測,外匯現鈔結匯可能占個人結匯中相當大一部分。強勢美元時期,境內個人持匯意愿強烈,甚至用美元“壓箱底”,大量外匯現鈔滯留民間。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美元步入弱勢,為避免匯兌損失,個人紛紛選擇結匯,而其中不乏黑市外匯現鈔結匯。
銀行審核存盲點
根據去年2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個人年度結匯總額為5萬美元。不過在持匯意愿日益下降的情況下,要規避這一年度總額限制似乎并不難,手持一堆親戚朋友的身份證明去銀行結匯已不是新鮮事。《中國外匯》曾刊載文章指出,部分境外個人為逃避房地產外匯管理政策限制,通過借用他人年度結匯總額以實現分拆結匯,然后將所得人民幣用于購買房產。
一位外匯研究人士稱,部分境外個人為規避相關的審核或監管,將境外經營性資金借個人渠道匯入境內,其中不乏投機性資金。廣州市商業銀行一位工作人員認為,相對于通過貿易項下高報出口價格方式潛入的資金,通過個人渠道流入的資金規模相對較小,背后多半是境外有一定投資能力的家庭或個人。“(境外)企業(匯)到(境內)個人相對卡得比較嚴,但(境外)個人(匯)到(境內)個人只要使用多個身份證,就很難管。”
他說,銀行在審核各種證明文件的時候,也很難做到萬無一失,以職工報酬為例,需要提供完稅證明、勞務協議等材料,但是這些往往由不同國家或地區出具,現行法規對于完稅證明材料的有效形式并無明確規定,對偽造的材料銀行的甄別能力也有限。張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