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雖然今年9月的會議上FOMC決定暫時不放緩QE,但無論學術界還是美聯儲內部,都已經把前瞻指引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希望其能接過QE的棒子促進經濟增長。但瑞銀集團經濟學家Amit Kara認為,所謂的前瞻指引只不過是美聯儲對未來政策的提前承諾,有點象對現狀無可奈何,只能“寅吃卯糧”的感覺——實際上就是拿美聯儲未來的公信力做賭注,在今天賭一把。關于前瞻指引政策的不足,Kara寫道:
開始時候最好的描述可能是,我的確相信前瞻指引可能會有一些有利的影響,但我同時也認為,這對央行公信力的潛在風險要遠大于所帶來的有利因素,而鑒于這個原因,央行應該高度謹慎地使用前瞻指引這個工具。
前瞻指引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不足,在學術界被為“時間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首先,我們理性地假設,央行將一直實施其認為適合經濟狀況的政策舉措。接著我們進一步假設,沒有人能準確地預判未來,經濟表現很可能有別于預期。如果對經濟的預期是錯誤的,央行將永遠只能實施適合經濟的政策,那么很容易理解,提前的政策承諾將不具有任何鎖定性的約束。投資者知道這點,所以他們挑戰央行的前瞻指引毫不奇怪。
當然,那些認同前瞻指引的人會認為,通過加入宏觀經濟門檻(失業率水平)和明確而且定義清晰的淘汰條件(knock-out clauses)作為前提條件,英國央行和美聯儲設計的前瞻指引框架可以應對這些不確定性。當然,兩國的前瞻指引框架都存在一些關鍵細則,主要用于給央行提供必要的政策靈活性。這就是關鍵——中止條件范圍太廣,以致于稀釋了提前承諾的核心信息。
對英國央行來說,這個問題尤其嚴重。最近英國經濟已經變得難以預測了。英國經濟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但在衰退期內,通脹水平仍然高企,而勞動力市場也令人驚訝地向好。英國經濟的綜合表現是極端不正常的,也非常難以預測。我們沒有成功準確預測,但對政策來說更重要的是,英國央行也沒成功。
央行不可能忽左忽右,也就是,一邊隱含地暗示超寬松貨幣政策立場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指引,一邊又聲稱不存在任何提前的政策承諾。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央行將失去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