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蒙代爾是現代國際宏觀經濟學奠基人、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享有“歐元之父”和“供給學派之父”兩個崇高稱號。他對于國際貨幣體系演變歷史和內在規律的研究,對于匯率制度和貨幣政策的研究非常獨到。他選擇這個敏感時機,系統而全面闡述他對所謂“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觀點,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蒙代爾教授和向松祚博士還圍繞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前景、中國參加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最佳策略,以及歐元十年的成功經驗,進行了廣泛的對話。
中國未操縱匯率
向松祚:前不久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在國會聽證時,以書面形式公開說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是美國新政府主要負責官員首次正式提出中國操縱匯率的問題。請問蒙代爾教授,蓋特勒的書面聲明是否意味著美國新政府的政策發生了改變?您如何評價蓋特納的言論?
蒙代爾:我不認為蓋特納的聲明能夠代表奧巴馬新政府的政策,也不認為美國有關人民幣匯率的政策會有重大改變。中國對于挽救全球金融危機至關重要,奧巴馬不會因為匯率問題而嚴重影響與中國的關系。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指出:中國從來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相反,過去十多年里,中國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僅確保了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而且是對世界經濟金融的重大貢獻。美國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完全是不公正的、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只有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中國才有可能盡快恢復經濟快速增長,從而對挽救全球金融危機做出重大貢獻。不僅人民幣匯率應該穩定,全球主要國家都必須加強協調與合作,迅速采取措施穩定全球匯率,尤其是歐元和美元的匯率,并最終回到固定匯率制度,人類才可能真正擺脫全球金融危機。
向松祚:所謂“操縱匯率”的說法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為什么會成為美國政府指責其他國家的一個“法寶”?美國財政部似乎經常拿“匯率操縱”來說事兒,尤其是國會一些議員,最喜歡指責其他國家操縱匯率,動不動就要以貿易制裁相威脅,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蒙代爾:首先,“操縱匯率”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是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變得時髦起來的。1931年9月21號,英國脫離金本位制,英鎊大幅貶值,英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短期有所改善,美國就有很多人指責英國操縱匯率,是為了讓英國出口產品有更大的競爭力,英國刻意讓英鎊貶值,是為了獲得不公正的競爭優勢。操縱匯率的思想起源實際是源自于30年代美國對英國的指責。
1994年中國開始匯率改革之前,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是1美元兌5.5人民幣。1994年中國確實一次性地把人民幣貶值到8.7,后又固定到8.27、8.30人民幣兌1美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幣在這個匯率水平固定了很長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根本不存在操縱匯率的問題。“中國操縱匯率”一說起源于2000年以后,那時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斷累積,有些美國產品賣不出去,工人失業,這時美國又開始想起30年代“操縱匯率”的說法,開始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其次,盡管美國新財長蓋特納在國會上說中國操縱匯率,但肯定的是,奧巴馬稱蓋特納在國會上的意見并不代表美國政策。
第三,“操縱匯率”一說反復出現還有一個原因:美國國會要求財政部每半年要提交一個國際經濟和匯率報告。此報告的核心內容是評估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看該國是否在操縱匯率,以贏得不公正的競爭優勢。中國作為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每半年美國財政部會就中國是否“操縱匯率”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