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四(1月18日)上午召開2017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2017年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凈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轉折之年。
結束兩連續三四年的長期跨境資金外流,2017年全年銀行結售匯累計逆差大幅收窄至1116億美元,四季度轉為順差。外匯儲備余額連續11個月回升,如今站穩3.14萬億美元。此外,代表著人民幣匯率預期的遠期結售匯逆差較上年大降69%,預示著2017年人民幣匯率預期更加穩定。
王春英表示,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
2017跨境資金外流轉向平穩
當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12月的外匯收支數據顯示,12月銀行結售匯順差60億美元。2017年,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1116億美元。對比2016年全年累計結售匯逆差3377億美元,2015年的4659億美元,逆差規模大幅減小。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45億美元。
王春英介紹稱,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的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顯回落,部分月份呈現順差。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從銀行結售匯季度數據看,2017年前兩個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分別為409億和530億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億美元,四季度轉為順差12億美元。
“需要說明的是,銀行結售匯是影響我國外匯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內容,如果綜合考慮即期、遠期結售匯以及期權等影響因素,2017年2月以來我國外匯供求就開始處于基本平衡狀態。”王春英表示。
第三,市場主體購匯意愿下降,外匯融資穩中有升。2017年,衡量購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5%,較2016年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一至四季度逐季回落,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3%、四季度62%。
王春英解釋稱,說明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繼續融入外匯資金,購匯償還外匯貸款的情況減少。2017年,境內外匯貸款余額累計增加3億美元,2016年累計下降858億美元;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余額累計上升284億美元。
第四,市場主體外匯收入結匯傾向上升,個人持有外匯意愿減弱。2017年,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3%,較2016年上升3個百分點,其中,一至四季度分別為62%、63%、64%和62%,說明市場主體結匯意愿基本平穩。另外,從個人境內外匯存款看,2017年累計下降7億美元,2016年累計增加363億美元。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總體收窄。2017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額同比增長111%,遠期售匯簽約額增長12%,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260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69%,說明2017年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更加穩定。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持續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399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匯儲備余額連續11個月回升。
2018跨境資金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王春英表示,“2017年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凈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轉折之年。”過去三四年,在內外部環境共同影響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長期凈流入轉向一段時間的凈流出。但自2017年起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出現了新變化。
她認為,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市場環境更趨穩定,推動我國外匯供求轉向基本平衡。
首先,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更加鞏固。其次,改革開放逐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促進外資增長的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債券市場繼續擴大開放并推出了“債券通”,A股明確將納入MSCI指數。最后,外部環境趨向平穩。
“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王春英稱,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內部基礎將更趨穩固。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模式有助于強化市場長期信心。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國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將鞏固境內外主體在我國投資、經營的長期意愿。另一方面,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助于跨境資本均衡流動。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通過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有序放寬市場準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將吸引更多的長期資本流入,同時也會繼續引導支持對外投資,形成更加便利、均衡的資本流出入局面。
從外部看,國際經濟金融運行保持平穩,外部環境將總體有利。2018年,全球經濟將延續復蘇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是3.7%,比2017年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同時,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繼續平穩推進,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相對溫和。因此,在這些條件下,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延續平穩運行格局。(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