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7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在此前兩次問題解答的基礎上,進一步就外匯儲備是否超過我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儲增長與通脹的關系、外儲激增是否由強制結售匯所致、外儲經營信息的披露、如何控制外儲經營風險等問題作出闡釋。
外匯局表示,其不追求大規模外匯儲備,而就通貨膨脹而言,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不追求大規模外匯儲備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此前,曾有業內專家質疑外儲規模過大,中行副行長王永利就曾指出,中國外匯儲備1萬億美元可能就夠了,而這意味著,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有2萬億美元“超額”。
對此,外匯局表示,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的合理水平,國際和國內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需綜合考慮本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外匯局認為,作為發展中大國,充足的外匯儲備對于確保國際清償能力、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外匯局指出,外匯儲備的增長,是在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而外匯局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
外匯局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采取綜合措施,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根本上減緩外匯資金流入壓力,促進國際收支趨于基本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再次反駁了“強制結售匯”導致外儲激增的觀點,外匯局稱,強制結售匯制度,已是一個歷史概念。當前,企業出口等所獲得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可以根據其經營需要自行保留或賣給銀行。
事實上,我國已不再實施強制結售匯制度,2008年,修訂后的《外匯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可以自行保留或者賣給銀行。2011年1月1日起,企業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無需調回境內。
外儲增長非通脹主要原因
在關于外匯儲備的諸多討論中,外匯儲備增加與當前通貨膨脹的關系被頻繁提及,背后的邏輯是,在外匯儲備較多的情況下,如果不讓匯率有一定幅度的升值,央行就只能被動地大量吃進外匯,因此,央行對匯率干預,迫使其吐出多余的基礎貨幣,事實上,當前外匯占款已經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
對此,外匯局解釋稱:“外匯儲備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帶來基礎貨幣的增長,但應注意到,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等方式進行對沖操作,回收了外匯占款所投放的流動性。就通貨膨脹而言,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外匯局表示,當前我國物價水平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通脹預期明顯上升,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同時,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及能源、資源、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也推高了價格水平。
逐步提高外儲信披透明度
關于外匯儲備的資產構成、多元化投資方向,外匯局一直諱莫如深,針對關于外儲經營信息向公眾披露的建議,外匯局表示,其在信息披露方面持嚴肅謹慎的態度,將積極穩妥地逐步提高透明度。
外匯局指出,由于規模大,市場影響力較強,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投機者對我國外匯儲備、投資經營的動向一直密切關注,希望借此發現和捕捉獲利機會。“國際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都在博弈,每一方都希望盡量多地獲知對手的信息,盡量少地暴露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還就外儲經營管理隊伍建設作了解答,此前曾有學者質疑人員的不足會制約外匯局的投資能力。
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是外匯局下的中央外匯業務中心,該中心以300人左右的編制,管理著價值3萬億美元的外匯資產。社科院研究員張明曾撰文指出:“以兩三百人的人力,就算是個個都超人一樣地工作,也不可能對目前的投資結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除非是展開大規模的多元化委托理財。”
外匯局表示,人才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保證,外匯局已經形成了人員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合理,專業工作和管理工作匹配的經營管理團隊,構建起了完整的、覆蓋全球的儲備經營平臺,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實現了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目標,今后還將針對不同投資產品對人員的要求,調整外匯儲備人員的結構和規模,以適應大規模經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