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儲內用”與人民幣美元
時間: 2009-04-20 10:21:2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 條
- 美國大量發行貨幣,直接威脅到國家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已徐徐拉開序幕,所以要討論外匯儲備管理的國家戰略問題。
化虛為實 減債持股 外儲內用
把一般性外匯管理暫時放在旁邊,超額外匯儲備這只籃子里的資產應該裝什么?目前的儲備資產以美元資產為主,中投公司作為國家級專營外匯投資的法人主體,成立后所投的項目也多半是美元資產。似乎在頭上戴了一個美元“魔咒”,無形之中控制了我們的資產偏好。的確,在美元作為國際性儲備結算貨幣的體制中,對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偏好是“無形之手”的市場意志。在超主權的貨幣金融體制還沒有形成之前,外匯儲備資產管理的美元偏好一時難以消除。
但是,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不僅僅是美國的美元,還是歐洲美元和石油美元,也就可以是“人民幣美元”。在人民幣非國際化的條件下,創造可交易的人民幣美元就能夠提高第二只籃子的購買力。以人民幣計價的跨國交易方式之一是貨幣互換協議,在選定交易對象和交易資產之后,兩國直接以本國貨幣簽約,并以雙方同意的美元匯率折算為本幣計價,雙方所持有的美元或美元資產就成為“備兌”資產,支持了雙邊的直接交易。如果是中國購買他國資產,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就成為美元備兌資產,人民幣就通過貨幣互換協議直接與對方交易,流動性較低的美元資產就作為抵押品間接提高了中國的境外購買力。人民幣美元的交易模式解決了中國跨境投資和收購的支付能力問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調整目前的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對此,我們總結了十二個字:化虛為實,減債持股,外儲內用。
金融海嘯肆虐,全球證券化的財富貶值了50多萬億美元;石油價格暴跌,全球資源類的財富貶值了50-80%;企業破產加劇,全球企業的資產減少了約20-30%。如果我們站在月球上俯瞰地球,用看資產/負債表的思維方式來解讀當今世界經濟,結論是:資產大幅縮水,負債有增無減。美元債券所代表的資產和預期都在變“虛”,此時用變虛的債券置換大幅貶值的股權和資產,就是化虛為實,減債持股。
人們自然要問:持哪類公司股權?買哪類實體資產?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制造業生產體系,被世人稱為“世界工廠”。以“世界工廠”為中心,通過境外投資和收購不斷使之完善,這就是“外儲內用”。從這個角度看,溫總理最近所講的“外儲內用”,應該理解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國家戰略。外匯儲備不能直接用于境內,卻可持有境外的資源和資產為境內的“世界工廠”配套。過去一年,在金融海嘯的襲擊下,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非理性暴跌,其中包括石油礦產等戰略性資源。與此同時,全球股市暴跌,金融資產也在大幅度貶值,這對于我國執行“外儲內用”的國家戰略而言,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會。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